本帖最后由 warrior熊 于 2024-6-1 21:36 編輯
2024年6月1日,,南極熊獲悉,,美國能源部(DoE)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宣布,他們第一次成功3D打印出復雜且無缺陷的鎢構件,這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都屬首次。這一新突破為制造高性能金屬零件開辟了新可能,。鎢是一種極其難加工的材料,過去很難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出復雜形狀的鎢構件,。但ORNL的研究人員通過優(yōu)化打印工藝,最終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
這些鎢部件是在 ORNL 的制造示范設施(MDF)中使用電子束增材制造技術生產(chǎn)的,,據(jù)說是同類產(chǎn)品中的首例,。據(jù) ORNL 團隊稱,這一成就為清潔能源技術(如聚變能源)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3D 打印部件專為極端環(huán)境而設計,,鎢的熔點是所有金屬中最高的。因此,,這種材料非常適合用于聚變反應堆,,其中等離子體的溫度可以達到1.8億華氏度以上。這比太陽中心的溫度高得多,,太陽中心的溫度為 2700 萬華氏度,。
ORNL 沉積科學與技術組組長Michael Kirka 評論道:“電子束增材制造對于復雜鎢幾何形狀的加工很有前景。這是擴大耐高溫金屬在能源資源中的使用的重要一步,,將支持可持續(xù),、無碳的未來,。”
1.jpg (37.03 KB, 下載次數(shù): 212)
下載附件
2024-6-1 21:31 上傳
△3D 打印的復雜,、無缺陷鎢部件,。照片來自 Michaela Bluedorn/ORNL,美國能源部,。
3D 打印具有復雜幾何形狀的無缺陷鎢零件
盡管鎢具有耐高溫的能力,,但制造復雜的鎢部件卻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純鎢很脆,,在室溫下很容易破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ORNL 團隊開發(fā)了一種電子束 3D 打印機,,它可以將鎢逐層沉積成精確而復雜的 3D 幾何形狀。
該系統(tǒng)利用磁力引導的真空粒子流將鎢粉熔化并粘合成固體金屬物體,。由于采用高真空外殼,,電子束 3D 打印機可減少異物污染并限制殘余應力的形成。
這項研究是美國能源部通過開發(fā)核聚變等新型可再生能源推動清潔能源發(fā)展的努力的一部分,。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此前曾利用增材制造技術來增強現(xiàn)有核能應用的技術,。
2020 年,ORNL宣布為位于阿拉巴馬州的田納西河谷管理局( TVA) 布朗斯費里核電站提供3D 打印燃料組件支架,。這些組件是與核燃料供應商Framatome合作開發(fā)的,,是 ORNL轉型挑戰(zhàn)反應堆(TCR)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探索在美國境內(nèi)更快,、更便宜地分配核能的機會,。
TCR 計劃還見證了 ORNL 開發(fā)3D 打印核反應堆堆芯。通過該項目,,ORNL 尋求建立反應堆設計,、制造、許可和運行的新方法,。
2020 年,,該團隊展示了反應堆堆芯的設計,擴大了建造反應堆堆芯所需的增材制造技術,,并開發(fā)了確認 3D 打印組件一致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2.jpg (105.95 KB, 下載次數(shù): 235)
下載附件
2024-6-1 21:31 上傳
△ORNL 的 3D 打印燃料組件支架,也是首個被放入核電站的 3D 打印安全相關部件,。照片來自 Fred List/ORNL,、美國能源部。
3D打印助力可再生能源行業(yè)
增材制造正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以支持全球擺脫傳統(tǒng)不可再生能源,、采用更環(huán)保的替代能源的努力,。
此前,通用電氣的風力渦輪機制造部門GE可再生能源投資了建筑 3D 打印專家COBOD,,以幫助推動這一可再生能源轉型,。這項投資擴大了兩家公司之前的合作,此前他們曾共同開發(fā)3D 打印的“創(chuàng)紀錄高度”風力渦輪機塔,。
GERenewableEnergy_COBOD_LafargeHolcim-9-BesTForUse.jpg (260.66 KB, 下載次數(shù): 212)
下載附件
2024-6-1 21:33 上傳
△ 3D 打印的風力發(fā)電塔原型基座
此外,,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 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利用再生樹脂3D 打印風力渦輪機葉片的新工藝。據(jù)稱,,為了提高葉片的性能和報廢后的可回收性,,3D 打印工藝使用了可熔化和重復使用的熱塑性塑料。
為了證明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工程師們制造了一個 13 米長的原型,。該團隊認為,這一過程可以為制造商帶來成本和速度的提升,。研究人員指出,3D 打印可以將渦輪葉片的重量和成本降低 10%,,并將交貨時間縮短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