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使用3D打印機打印模型時都需要添加支撐,并對去除支撐過程的費時費力深有體會:力度不夠,,支撐難以去除,;用力過大,會把模型毀掉,。辛苦做出的模型,,最后關(guān)頭毀于一旦,想想都覺得心疼,。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不用支撐,?怎么才能處理好支撐和模型的關(guān)系呢?
1-140Z9104911V7.gif (1.86 M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2017-7-10 09:37 上傳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為什么要添加支撐,。FDM工作原理是將材料加熱至半流體狀態(tài)后,以層層疊加堆積的方式擠出在打印平板上,,雖然凝固較快,,但在打印過程中受重力因素影響,當模型的某個面與垂直線角度大于45°且懸空時,,材料會在凝固前發(fā)生墜落,,這就是3D打印中的45°角原則。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有浮空的模型,,這時加支撐是唯一的選擇,,如果不掌握好這個方式,其實可打印的模型就大大減少了,,也少了3D打印真正的樂趣,。
QQ截圖20170710092743.png (123.71 KB, 下載次數(shù): 113)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雖然來自西班牙加太羅尼亞國家建筑學(xué)會(IAAC)的Petr Novikov ,、SašaJokić 和荷蘭的里斯·拉曼實驗室一起設(shè)計出了Mataerial模式的3D打印機,為“反重力建�,!弊龀隽俗吭降呢暙I,,但該項技術(shù)需要一個支點,不能隨時隨地打印,,再加上熱熔性聚合材料的限制,,因而還未被廣泛應(yīng)用。當然如果使用激光燒結(jié)技術(shù)SLS或者用粉末做材料的3D打印就另說了,,我們這里僅探討FDM技術(shù)支撐問題,。
QQ截圖20170710092803.png (358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Mataerial模式的3D打印機
針對支撐問題,以下幾點注意到的話,,會減少很多麻煩:
1,、切片時的參數(shù)設(shè)置
具體包括支撐結(jié)構(gòu)類型、支撐臨界角,、支撐與模型間距,。
①支撐結(jié)構(gòu)類型:結(jié)構(gòu)類型有網(wǎng)格、線,、樹,、柱,網(wǎng)格,、柱形,、樹形支撐都較難拆,網(wǎng)格支撐較費料,,線形和樹形節(jié)約材料且耗時短,,其中樹形支撐是最省材料的。
QQ截圖20170710092811.png (469.76 KB, 下載次數(shù): 123)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②支撐臨界角:即前面說的面與垂直線的角度,,如果大于設(shè)置的角度,,底部就會出現(xiàn)支撐。一般來說,,這個設(shè)置值為 60°.
QQ截圖20170710092816.png (145.77 KB, 下載次數(shù): 107)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③支撐與模型間距
——x/y軸:即支撐離模型的距離,,默認值為0.7,距離越大,,越容易拆除,,但是支撐效果越差;距離越近,,效果越好,,越難拆除,所以最小不要小于0.4,。
——Z軸:即支撐與模型高度的距離,,默認值為0.15,,同樣是距離越大,越容易拆除,。間距的設(shè)置主要與個人經(jīng)驗和打印模型有關(guān),,如果是新手,按照默認值設(shè)置即可,。
QQ截圖20170710092838.png (590.78 KB, 下載次數(shù): 117)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2,、切片時模型的放置方向
要盡量以可行的最佳角度來放置模型。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將模型切成多個部分來打印,,然后再重新組裝。不同的放置角度,,支撐所耗費的材料也不相同,,打印效果自然也相差很多。例如打圓柱體,,豎著放的話完全不用支撐,,橫著放就需要較多支撐,且后期剝離也會較困難,。
QQ截圖20170710092845.png (685.91 KB, 下載次數(shù): 112)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QQ截圖20170710092850.png (626.91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紅色為添加支撐部分)
3,、支撐材料的選擇
支撐材料可以選擇水溶性材料,,這一點主要針對雙噴頭獨立加熱的3D打印機,,像弘瑞3D打印機大多是單雙噴頭均有的,也可用這種方式,,一個用來噴出模型材料,,另一個用來噴出支撐材料,兩種材料特性不同,,制作完畢后去除支撐相對容易很多,。
QQ截圖20170710092855.png (552.78 KB, 下載次數(shù): 111)
下載附件
2017-7-10 09:29 上傳
剝離支撐時一定要有耐心,細致入微,,如果以上方法都用了,,還是發(fā)生了模型與支撐難以剝離導(dǎo)致模型毀壞的悲劇,不要氣餒,,認真分析原因,,避免下一次犯同樣的錯誤,畢竟正確的結(jié)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
來源:弘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