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松松 于 2019-1-20 07:57 編輯
展翼計劃是為我國殘障兒童提供免費普及型3D打印義肢輔具的公益項目,截至2018年12月,,我們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送出100個免費義肢輔具,,幫助到60個不同的殘障兒童,。這篇帖子由展翼計劃的設計師江舟,向大家分享由展翼計劃研制的,,肩背伸縮驅動的3D打印機械手背后的故事,。
我們是在2017年第一次接到天天的案例,,當時對他還沒有那么了解,。天天家長和其他孩子一樣,在我們的受助者表單中提交了天天的信息,。于是,,我們按照一般的流程,把天天的機械手制作安排在了最近的一次工作坊中,。在2017年5月,,我們和微軟公司合作的工作坊中,我作為講師,,預先調整好了模型,,并準備好了所有零件,在工作坊中帶領微軟公司員工們組裝了包括天天在內的6只機械手,。 下圖為工作坊志愿者們測試義肢:
Picture1.png (282.14 KB, 下載次數(shù): 1385)
下載附件
2019-1-20 06:59 上傳
而天天也試用了此版本的機械手(動圖1 & 動圖2):
1-min.gif (1.65 MB, 下載次數(shù): 1515)
下載附件
2019-1-20 07:24 上傳
(動圖1)
(動圖2)
其實這個機械手肉眼可見有很多問題,,比如無名指和小拇指不同步、上臂末端的固定螺絲容易松動等等,。但是沒想到的是,,天天得到了機械手居然意外地開心,還特地給我們發(fā)來一段感謝視頻(動圖3),。當時感覺的,,這就是支持我們繼續(xù)做好的動力啊
(動圖3)
同時,我們觀察了天天在內的許多小朋友對肘關節(jié)驅動義肢的使用過程,,發(fā)現(xiàn)肘關節(jié)驅動手存在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點,,就是肘關節(jié)在做動作時幾乎必須且只能往一個方向彎曲,這樣的話的許多動作的完成反而會造成阻礙,。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從地上拾取一個物體,如果用肘關節(jié)驅動手,,必須整個人蹲下甚至趴下才能實現(xiàn),!否則驅動手掌時彎曲的肘關節(jié),將大大縮減整個手臂的長度,幾乎是不可能“站著把東西撿起來”的,。
2.png (403.89 KB, 下載次數(shù): 1384)
下載附件
2019-1-20 07:43 上傳
后來,,我們就以天天為例,展開了漫長的新模型探索過程,。在2017年底,,當我和天天家長說到,我們有一個新模型的想法,,想在天天身上先嘗試的時候,,本來是十分緊張害怕的,萬一人家覺得麻煩怎么辦......沒想到天天家長,,包括天天本人都十分積極地同意了,,而且還主動提出不需要我們總是上門,他們自己也可以來找我們,。就這樣一來二去,,我們就從天天身上獲得了大量數(shù)據(jù)和使用反饋,嘗試了很多模型,。在2018年上半年,,我們激動地做出了第一版肩背手:
3.png (427.59 KB, 下載次數(shù): 1428)
下載附件
2019-1-20 07:44 上傳
可以看出,肩背手的主要進步,,是能夠解除肘關節(jié)驅動手對肘關節(jié)定向彎曲角度的限制,讓做動作更自然一些,。實際上,,市面上大量的索控手,都是類似肩背驅動原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逐漸了解了天天。發(fā)現(xiàn)天天并不會因為缺少一只手,,而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樣自卑,、內向,相反,,也許由于具有先天缺點,,導致他比常人更加努力,不僅成績名列前茅,、還是�,;@球隊隊員(關于他打籃球的故事,可見騰訊視頻~),,還擅長畫畫,,比同齡的自己不知優(yōu)秀多少呢~ 所以我們也想,讓他看到技術上更多的可能,讓他看到,,未來有一只好用左手可能沒那么遙遠,。
不久前,改進后的新版肩背手又給到了天天,,這次尺寸,、佩戴方式、功能上都取得了諸多進步,,實現(xiàn)了預定的拾筆動作:
5555.png (493.31 KB, 下載次數(shù): 1520)
下載附件
2019-1-20 07:50 上傳
當然,,這款肩背手還是有諸多不足,不論是功能還是外觀上,。下一步,,我會把手型再優(yōu)化一些,最好能兼顧“外觀”和“功能”,,然后繼續(xù)嘗試新材料和新結構,,爭取讓天天戴著能舒服一些。 除了天天以外,,我們還有許多受助者在排隊等待,,還沒有得到最好的機械手服務。不過靠我們目前幾個設計師志愿者還是分身乏術,。還是老話,,希望更多的設計師們能來一起嘗試,邁出第一步,。設計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想嘗試從“用戶”的需求出發(fā),借助3D打印技術和開源資料,,從頭到尾的設計制作一個有意義的東西,,那我相信,3D打印機械手一定會給你最棒的體驗,!快來加入展翼設計師志愿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