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s-at-umd-3d-printed-sub-micron-fluidic-circuits-1.jpg (81.77 KB, 下載次數(shù): 168)
下載附件
2019-1-29 10:02 上傳
2019年1月29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馬里蘭大學的一個工程師團隊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3D打印流體電路元件,。流體回路很像電路,,其中電路板的不同部件控制并引導電流。它們被用于提供藥物和處理血液流動的醫(yī)療設備中,,但它們也存在于用于研究各種疾病的新療法的器官/片上系統(tǒng)模型中,。如今,大多數(shù)藥物都是在片上器官模型上進行測試,,模擬人體反應,,然后再進行實際的人體試驗。
UMD團隊已經找到了一種快速且經濟實惠的3D打印流體回路的方法,,它可以很小,,可以適應人類頭發(fā)的寬度。
他們的方法采用原位直接激光寫入(isDLW),,其“在物鏡和玻璃基板的底部之間放置一滴浸油以保持激光的焦點路徑。所有的微結構都是逐點,,逐層的過程中打印出來的,。“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但簡而言之,,他們在一個通道內3D打印了一個二極管通過使用飛秒激光來固化光聚合物。
流體回路的尺寸至關重要,。 UMD機械工程和生物工程助理教授Ryan Sochol說道:“正如電路的縮小徹底改變了電子領域,,大幅縮小3D打印微流體電路尺寸的能力為藥物篩選,,醫(yī)療診斷和微機器人等領域的新時代奠定了基礎�,!�
直接油墨書寫(DIW)是基于擠出的,,不能產生小于100微米的特征。 “這確實限制了你的設備有多小,,”生物工程學生拉蒙特說,,他開發(fā)了這種方法,并將測試作為他博士研究的一部分,。 “畢竟,,你的微機器人中的微流體電路不能大于機器人本身�,!�
Sochol說:“以前的方法要求研究人員犧牲時間和成本來建造類似的組件,,現(xiàn)在,研究人員能夠以更快,,更便宜,,更少的勞動力3D打印納米復雜的流體系統(tǒng)�,!�
編譯自: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