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onews
2022年3月3日/ 近日,,南京“00后”大學生又火了。他利用3D打印技術,自制第三代反推回收火箭,話題迅速沖上了熱搜,。
這位小伙叫劉上,來自湖南常德,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三學生,就讀于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yè),。
今年2月下旬,劉上成功發(fā)射這枚自制火箭,并用視頻記錄下火箭制作和發(fā)射的全過程,。火箭矗立在空曠的黃土地上,點火,升空,尾煙四射,火箭順利升空,。
img_pic_391646207138.png (676.66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22-3-3 09:09 上傳
△第三代火箭發(fā)射現(xiàn)場來源:抖音@Lshang001
連續(xù)三年發(fā)射自制火箭
2020年,疫情期間上網(wǎng)課之余,劉上開始研制火箭,耗時半年完成第一代回收火箭,。火箭主體結構零件是3D打印出來的,。8月6日,劉上成功發(fā)射這枚可回收固體火箭,當時正值傍晚十分,火箭在夜色中劃出一道弧線,。
img_pic_511646207207.png (680.99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22-3-3 09:10 上傳
△第一代火箭發(fā)射現(xiàn)場來源:抖音@Lshang001
隨后,劉上將記錄火箭發(fā)射的視頻上傳到抖音等平臺,吸引上千萬網(wǎng)友圍觀,單支視頻獲贊超過38萬,并火遍全網(wǎng)。
2021年2月,劉上完成對第一代火箭的改良,進行了第二次試驗,再次發(fā)射成功,。
img_pic_391646207210.png (676.66 KB, 下載次數(shù): 111)
下載附件
2022-3-3 09:10 上傳
△第二代火箭發(fā)射現(xiàn)場來源:抖音@Lshang001
如今,劉上自制的回收火箭已經(jīng)升級到第三代,。相對于之前,飛控系統(tǒng)有了比較大的升級和改進,火箭所使用的材料也有了升級。
在之前的姿態(tài)控制基礎上,劉上加入了導航算法,能夠對火箭的三維飛行速度及位置進行實時測量與更新,并能通過數(shù)傳系統(tǒng)將火箭的飛行數(shù)據(jù)實時發(fā)送到地面并顯示出來,。
截至目前,劉上的抖音記賬號已有近14萬粉絲,累計獲贊超過80萬,。這位“00后”小伙用視頻記錄下火箭研制的細節(jié),評論區(qū)成了火箭愛好者們交流切磋的地方。很多抖音網(wǎng)友積極互動,、提問,給出技術建議,。
img_pic_741646207222.png (1003.25 KB, 下載次數(shù): 117)
下載附件
2022-3-3 09:11 上傳
△部分網(wǎng)友留言來源:抖音@Lshang001
“以前大家都覺得只有國外網(wǎng)友能玩火箭,所以在國內看到會覺得還蠻驚喜的。會比較顛覆大眾認知,如果我能繼續(xù)做成功,應該還是挺有鼓舞性的”,。劉上說,。
火箭背后的3D打印
在最新的一條抖音視頻里,劉上記錄了熱成像視角下,熔融擠出成型(FDM)3D打印的過程。
img_pic_141646207253.png (825.92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22-3-3 09:11 上傳
△熱成像視角的FDM3D打印 來源:抖音@Lshang001
早在14歲的時候,劉上就開始探索3D打印技術,。15歲時,他買了個人第一臺FDM打印機,彼時3D打印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普及,購買的機器性能相對也非常弱。但他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對于3D打印技術在個人DIY項目應用的探索,并大量應用,。
img_pic_131646207289.png (676.66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2022-3-3 09:11 上傳
在接受采訪時,這位小伙表示,這項技術有許多好處,“拓寬了零件設計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工件制作快捷,。”
img_pic_971646207292.png (697.35 KB, 下載次數(shù): 116)
下載附件
2022-3-3 09:12 上傳
△劉上用3D打印制作的火箭主體結構
3D打印正在進入尋常百姓家,對于劉上這樣的年輕人來說,更是駕輕就熟,。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屬3D打印專家王華明在中國科協(xié)“科創(chuàng)中國”與抖音聯(lián)合出品的《院士開講》中講到:這項技術發(fā)展迅速,未來一切皆可打印。從玩具房屋建造,從醫(yī)療到文物保護,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同時,中國3D打印技術正朝著高精尖方向發(fā)展,給航天航空行業(yè)帶來變革,。王華明院士是中國激光3D打印技術帶頭人,攻關高性能金屬大型構件的3D打印,團隊成果被應用在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國產大飛機等領域,。
“也許以后的飛機,整個機身,就變成兩個零件,。”王華明在視頻中講道,。
img_pic_331646207298.png (676.66 K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2022-3-3 09:12 上傳
△王華明院士在《院士開講》中
劉上最終目標是結合3D打印等技術,研制出可以“送快遞”的火箭,。裝載著貨物的火箭“快遞員”會精準地射向目的地,并在到達后通過減速發(fā)動機安全軟著陸。
在采訪中,劉上表示,希望“將來繼續(xù)在相關領域進行深造,逐步專業(yè)化,、深入化,�,!睂沓蔀檎麄航天事業(yè)的一員,能為國家的航天、科研,、國防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