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微尺度3D打印技術與生物醫(yī)用微納米機器
時 間:2022年3月9日下午14:00-15:00
直播講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 馬星教授
直播平臺:高精密微尺度增材制造
640.jpeg (97.5 KB, 下載次數: 214)
下載附件
2022-3-8 09:05 上傳
報告人簡介
馬星博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材料學院教授,、博導,德國洪堡學者,,國家青千,,2020年廣東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曾獲馬普智能所杰出青年科學家獎, 2020年獲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21年獲深圳市青年科技獎,。擔任中科院一區(qū)期刊《材料科學與技術(英文版)》學術副主編,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青委會副主任,,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微納執(zhí)行器分會理事,。從事生物醫(yī)用微納米機器與智能傳感器件研究,迄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引用8000余次, H因子46,。
報告摘要
微納米機器是以功能材料的結構設計制備與表界面修飾為核心,,能夠將其他形式能量轉化成機械能實現(xiàn)自主運動的微小型結構與器件,。憑借其小尺度下精準可控的運動性能,微納米機器被認為是未來生物醫(yī)學領域的變革性技術之一,。我們圍繞生物醫(yī)用微納米機器的構建及其診療應用展開研究,,設計和制備了多種微納米結構的生物醫(yī)用微納米機器。而微尺度3D打印技術為微納米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提供了便捷的制造手段,,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術,,它可以在微納米尺度下構建任意設計的微結構。同時,,微尺度3D打印技術還可以用于制備微納米機器人的研究所需要的仿生微流道等微小型結構和器件,,極大促進了微納米機器人在體外環(huán)境下的仿生學模擬研究。本報告將介紹基于微尺度3D打印技術構建微納米機器人的方法,、構建材料及其性能調控方法,,并分析3D打印微納米機器人的生物醫(yī)學應用研究現(xiàn)狀,進一步展望未來3D打印技術在微納米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前景和挑戰(zhàn),。
直播預約
微信掃碼進入,,設置“開播提醒”
640.png (559 Bytes, 下載次數: 221)
下載附件
2022-3-8 09:05 上傳
△掃碼預約
|
上一篇:通知:因疫情,,第五屆中國(西安)國際3D打印大會延期舉辦下一篇:3月14日活動報名:金屬3D打印技術研究進展及動力學性能檢測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