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導讀: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進行研究,,以幫助我們在疾病發(fā)生之前了解它,。比較特別的是,一種不需要攜帶任何醫(yī)療器械,,只需要在使用者身上紋身,,就能實時監(jiān)測身體的健康狀況,這可能實現么,?
2022年8月9日,,南極熊獲悉,位于首爾西南部大田的,,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院 (KAIST) 科學家們,,開發(fā)了一種由液態(tài)金屬和碳納米管組成的,類似生物電極的電子紋身墨水,,并且通過3D打印技術,,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健康監(jiān)測的最新工具。
3_62ea0af26201e.jpg (87.81 KB, 下載次數: 222)
下載附件
2022-8-10 15:21 上傳
△該學院 (KAIST) 項目負責人,、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Steve Park,,展示了與心電圖監(jiān)測系統(tǒng)連接的手臂上的電子紋身
什么是電子紋身?
電子紋身,,也被稱為電子紋身或數字紋身,,被應用于皮膚潮濕處,在那里停留幾天或直到一個人把它們擦掉,,很像兒童的臨時紋身,。兒童的紋身僅是為了新奇和美觀,但醫(yī)療紋身可以跟蹤重要的生物標志物,,如血壓,、心率、水化和血糖水平,。
據了解,,靈活的電氣元件,,如導電墨水,可以用來創(chuàng)建一個電子紋身,,可以跟蹤有關運動者的重要數據,。據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稱,這些電子紋身,,是用一種液態(tài)金屬合金打印超薄電路而制成的,。
1_62ea0b7da1404.jpg (57.48 KB, 下載次數: 237)
下載附件
2022-8-10 15:21 上傳
△進行的潤濕性測試中,可以看到手臂上有電子紋身 (e-tattoo) 的噴水
施工方式
類似于兒童的美容紋身,,在涂抹于皮膚之前必須先潤濕。這些紋身與傳統(tǒng)的醫(yī)療器械相比,,具有更類似于輕質材料的特性,;它們可以彎曲、折疊,、扭曲或以其他方式拉伸而不會失去其功能,。這就像擁有一個智能創(chuàng)可貼,或者人體的物聯網,。
該團隊表示,,隨3D打印和電路打印技術的最新進展,目前是實現數字紋身的唯一因素,。這位未來醫(yī)學專家還表示,,數字紋身可以使用金納米棒、石墨烯或其它帶有橡膠背襯的聚合物等材料制作,。
南極熊了解到,,雖然該團隊還沒有透露更多的技術信息,但通常會采用反離子電滲技術,,在皮膚表面施加一個小電場,,利用產生的離子電流,讓皮下組織液中的血糖滲透到皮膚表面,。最后,,最后,需要通過一個微米厚的超薄柔性生物傳感器設備,,來實現了高精度,。測量。
該團隊還表示,,嵌入紋身中的微小電極,,可以收集有關佩戴者的數據并將其發(fā)送到手機或其他連接設備。因為它們將與皮膚持續(xù)直接接觸,,它們將比現有的可穿戴技術更準確,,并可能最終取代它。
最后,由于它們可以通過電生理過程獲得能量,,因此它們可以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運行,。
2_62ea0a8738eb4.jpg (53.97 KB, 下載次數: 242)
下載附件
2022-8-10 15:21 上傳
△3D打印和電路打印技術,目前是實現數字紋身快速發(fā)展的途徑
電子紋身作為韓國健康監(jiān)測的一個工具
在韓國,,在過去的十年中紋身相對得到了普及,。所以,未來,,它們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健康監(jiān)測的最新工具,。新的醫(yī)療技術將利用紋身植入設備,可以跟蹤人們的生命體征,,甚至在出現潛在健康問題時發(fā)出警報,。
紋身由基于鎵的非侵入性顆粒制成,鎵是一種柔軟的銀色金屬,,通常存在于半導體和溫度計中,。紋身中耐用的鍍鉑碳納米管將有助于導電。
使用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的便攜式顯示器(如手機等),,也可以使用這種技術檢查讀數,,在發(fā)生醫(yī)療緊急情況時,系統(tǒng)將立即傳送通知,。
Park解釋到:"當它被涂在皮膚上時,,即使有摩擦,紋身也不會脫落,,而僅使用液態(tài)金屬時,,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還強調:“紋身具有生物相容性,,這意味著它不會傷害活組織,。”
然而,,目前的技術受限于它仍然需要布線來獲取數據這一事實,,Park說:“未來,我們希望做的是連接一個集成了這種墨水的無線芯片,,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無線通信,,或者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身體之間來回發(fā)送信號到外部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