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第二屆中國航空航天增材制造技術發(fā)展論壇”在上海開幕,。武漢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教授受邀并發(fā)作《高端復雜構件微鑄鍛銑合一超短流程綠色制造技術與裝備》專題講座,。
圖片1.jpg (111.46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22-12-9 16:23 上傳
同時,,中國航空航天增材制造技術發(fā)展論壇組委會組織開展的“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產(chǎn)業(yè)鏈創(chuàng)新風云榜評選活動”已進行了頒獎儀式。華科大張海鷗教授團隊,、武漢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分別獲得“技術突破獎”、“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獎”,。
圖片2.jpg (38.39 K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2022-12-9 16:23 上傳
圖片3.jpg (48.9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22-12-9 16:23 上傳
隨著航空航天業(yè)對節(jié)能減排,、輕量化、可靠性和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飛行器制造需要越來越多的高性能材料和新設計,,傳統(tǒng)制造工藝已經(jīng)達到了滿足要求的極限。增材制造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航空航天行業(y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克服幾何形狀,、材料,、性能和功能方面的限制。它為制造具有高精度復雜,、復合和混合結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這是傳統(tǒng)制造路線無法實現(xiàn)的。
張海鷗教授及其團隊的金屬增材制造-微鑄鍛技術主要解決了傳統(tǒng)制造中,,大型復雜件受鍛機構限制無法整體鍛造,,只能分塊鍛后拼焊而使可靠性降低的問題。應用同步數(shù)字微鍛,,可使鍛機需要的壓力大大減少,,制造時間縮短 1/2~2/3,可鍛鍛件的面積增加 3 倍,,材料利用率提高 2.6 倍,,節(jié)能 80~90%,碳排放降低90~93%,。
圖片4.jpg (488.06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2022-12-9 16:23 上傳
由于其技術的先進性以及可以實際落地的實用性,,在產(chǎn)品應用方面,張教授團隊開發(fā)的技術在高鐵,、航空,、航發(fā)、船艦,、核電,、建筑等對性能有較高要求的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逐步成為國之重器高端零件的首選技術,。
Jietu20221209-162342.jpg (71.78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2022-12-9 16:23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