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奇遇科技
2023年8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浩偉教授團隊在《NatureMaterials》發(fā)表題為Achieving Ultrahigh Fatigue-Resistant AlSi10Mg Alloys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研究論文,,在抗疲勞3D打印鋁合金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i0357
640.jpg (55.2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2023-12-19 15:47 上傳
該團隊通過優(yōu)化材料成分和打印工藝,,制備出具有超高疲勞強度的TiB2改性AlSi10Mg合金,,其疲勞極限高達260MPa
(R=0.1),是其他3D打印鋁合金的兩倍,并超過了傳統(tǒng)鍛造鋁合金,。該團隊制備的高抗疲勞3D打印鋁合金已成功應用于航空器關鍵部件,,并通過整體壽命實驗。研究團隊的陳哲教授,、但承益博士后等人以3D打印AlSi10Mg合金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從微觀到宏觀的跨尺度結構成分優(yōu)化和疲勞性能表征工作。該研究工作首次提出3D打印過程中,,由于快速凝固而形成的微納共晶雙相三維網(wǎng)絡結構可有效抑制疲勞裂紋的萌生,。研究小組通過FIB加工制備不含打印缺陷的微米級疲勞樣品,基于納米壓痕儀開展掃描電鏡內的原位疲勞實驗,,結果表明3D打印AlSi10Mg合金中的微納共晶網(wǎng)絡結構可以有效限制位錯運動,,抑制疲勞損傷累積和疲勞裂紋的萌生,其微米級樣品的疲勞極限高達抗拉強度的80%(470MPa)以上,。
基于此原理,,該研究小組通過在AlSi10Mg合金粉末中引入TiB2形核顆粒,大幅降低材料的打印缺陷,,成功制備出超高疲勞強度的TiB2改性AlSi10Mg合金,,其宏觀樣品的疲勞極限可高達260MPa,接近抗拉強度的一半,,是其他3D打印鋁合金的兩倍。研究團隊對通過疲勞極限后的樣品進行了-CT掃描和TEM表征,,其微納共晶網(wǎng)絡結構保存完整,,沒有明顯的疲勞裂紋萌生,,進一步證實微納共晶雙相三維網(wǎng)絡結構具有超高抗疲勞性能。
640-1 2.jpg (111.59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2023-12-19 15:47 上傳
圖1 高抗疲勞3D打印AlSi10Mg合金(A)優(yōu)化后3D打印AlSi10Mg合金疲勞強度為其他3D打印鋁合金的兩倍(B)同時超過了傳統(tǒng)高強鋁合金(C)3D打印AlSi10Mg合金的跨尺度疲勞性能驗證(D)3D打印AlSi10Mg合金的跨尺度結構設計與優(yōu)化
640 2.jpg (76.02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23-12-19 15:47 上傳
圖2 高抗疲勞3D打印AlSi10Mg合金的微觀結構(A)μ-CT結果顯示打印缺陷均為球型,,其中最大的缺陷測量為73微米,,約為不含TiB2顆粒AlSi10Mg合金中LOF缺陷的1/3(B)打印樣品的晶粒形態(tài),(C-F)平均直徑約為~500納米的共晶硅網(wǎng)絡結構( G)Al,、Si,、Mg和Ti四種元素分布
640-1.jpg (64.86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2023-12-19 15:47 上傳
圖3 原位微納疲勞測試(A)疲勞測試前的微米級疲勞樣品表征(B)在最大應力470 MPa下進行了107個加載循環(huán)后的樣品表征(C-E)疲勞測試后樣品的TKD表征結果,硅網(wǎng)絡保持完整,,樣品內未出現(xiàn)明顯應變集中
640-2.jpg (101.8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23-12-19 15:47 上傳
圖4 高抗疲勞亞微米共晶網(wǎng)絡結構(A)通過疲勞極限測試的樣品內未出現(xiàn)明顯裂紋(B-C)通過 μ-CT 引導激光定位切削至近樣品表面的孔洞(D-H)孔洞周圍的亞微米共晶網(wǎng)絡基本保持完整,,位錯運動被限制在網(wǎng)絡結構內部
研究結論
該研究指出,通過技術革新將打印缺陷消除或控制在亞微米尺寸范圍內,,3D打印AlSi10Mg合金的抗疲勞性有望進一步增強,。此外,這種由3D打印實現(xiàn)的抗疲勞損傷機制還可以擴展到其他抗疲勞雙/多相合金系統(tǒng)的設計以及其他3D打印制備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