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72.48 KB, 下載次數: 112)
下載附件
日媒:“3D打印”雙刃劍亟需法律之“鞘”
2014-5-13 23:59 上傳
如今,,說到3D打印機,,只要稍微關注科技進展的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了。3D打印機惠及各行各業(yè),,是醫(yī)療,、建筑、制造,、食品等行業(yè)的好幫手,,可謂“神器”。日本新華僑報11日文章分析,,這種吸引了不少人目光的機器,,現在也像其他科技與機器一般,正在成為一柄鋒利的雙刃劍,。最近,,發(fā)生在日本的一起3D打印機制造槍械的犯罪案件,就在這樣撥動神經般地提醒著人們,。 文章摘編如下:
據日本媒體報道,,近日,神奈川縣警方逮捕了川崎市一家私立大學職員居村佳知,,因其持有自己利用3D打印機制作的具有殺傷力的gun,,涉嫌違反《槍刀法》。警方進行入室搜查后,,在居村家中發(fā)現了3D打印機,,并繳獲了5把用打印機自制的gun。經鑒定,,其中2把可以發(fā)射實彈,,能夠穿透11到15枚厚達2.5毫米的三合板。
由于這是第一起發(fā)生在日本的3D打印機自制gun案件,,在日本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不少日本人開始憂心忡忡,因為他們不知道這背后還有多少沒有被嗅覺靈敏的警方發(fā)現的3D打印機制造搶支案例,,而這種技術又是否被犯罪分子所掌握,。
不過,,利用3D打印機制造gun,在世界范圍內倒不是第一起,。早在2013年5月,,美國一名大學生就曾使用3D打印機制造出搶支,并將搶支的設計圖紙發(fā)布在網絡上,。在美國政府命令其刪除圖紙時,,該設計圖紙早已被下載超過十萬次。同年10月,,英國也發(fā)生了第一起3D打印機制造搶支零部件的案件,。這些案件讓人們對3D打印技術的美好憧憬變?yōu)榱嗽絹碓蕉嗟哪罅艘话押埂?/font>
利用3D打印機制造搶支的行為,之所以讓人們更為惶恐,,是因為諸多案例表明,,只要擁有3D打印機,擁有設計圖紙和材料,,普通人也能夠制造搶支,。這些搶支甚至能夠逃過各個公共場所的安檢,對社會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此外,,3D打印這種技術對于大多數國家、大多數人來說,,都還是新鮮事物,。人們還沒有想到會將其用于犯罪活動,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就有“猝不及防”之感——整個社會不論是法律層面的監(jiān)管措施,,還是技術層面的防止,甚至是社會倫理的討論都沒有做好準備,。
應該看到,,對于幾日前3D打印制造搶支犯罪,日本的表態(tài)是及時的,。5月9日,,日本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古屋氏在例行記者會見上,就3D打印槍械事件表示,,“有必要制定規(guī)則應對法律法規(guī)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古屋還提出:“3D打印機將導致新型犯罪。需要提防同類案件發(fā)生的可能性�,,F行法律法規(guī)中在應對此類案件時仍有空白,。”同時,,他認為,,“希望不僅是警察,,相關業(yè)者也需要予以配合,,共同探討防范措施”,。
在防止3D打印機制造槍械的措施上,日本或許可以向“先行一步”的美國和英國借鑒一番,。為了消除民眾對3D打印技術的擔憂,,英、美政府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制定監(jiān)管3D打印機制造搶支的措施,。2013年,,美國費城成為第一個立法禁止3D打印搶支的地方政府;英國2013年12月更新的《武器法》也有明確規(guī)定,,無證人員制造,、銷售、購買或持有3D打印搶支及零部件,,情節(jié)嚴重者將處最高10年的有期徒刑,。
其實,日本政府還需要關注世界范圍內發(fā)生的新型犯罪,,并將其作為前車之鑒,。否則,日本的法律常常比犯罪更新的腳步慢,,結果常常是“亡羊補牢”,,很少做到“防患于未然”。當然,,中國在這方面也應該做出努力,。簡單地說,3D打印機這把雙刃劍,,亟需用法律的“鞘”收住其一面?zhèn)说娜小?/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