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6-6-12 13:47 編輯
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普及,,如何為其用戶提供可打印的3D內(nèi)容就成了一個熱點問題,。在這一方面,很多人提供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甚至包括那些身處實驗室里的科學家們。
日前,,通過掃描化石,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進化人類學團隊的科學家們?yōu)槟切﹣碜赃h古的珍稀生物遺骸創(chuàng)建了詳細的3D CAD圖像,,供3D打印機用戶打印出精確的復制品,不止如此,,他們還把這些化石的數(shù)字圖像放到了網(wǎng)絡上,,以便于全世界有興趣的愛好者使用。
201606121258147228.jpg (15.3 KB, 下載次數(shù): 111)
下載附件
2016-6-12 13:27 上傳
據(jù)參與該項目的博士后 Lauren Gonzalez介紹說,,在杜克大學的這些藏品有很多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如果它損壞或者丟失,,我們甚至都無從再去找一件這種動物的化石出來�,!比绱苏滟F的化石藏品自然意味著公眾能夠看到它們的機會極為有限(即使出于教育的目的),。更不要說讓一群年輕的孩子去觸摸、拿在手上或者進行研究學習了,,但是,,通過3D打印制造出來的復制品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一個孩子可以隨便地拿著這種3D打印化石的復制品反復查看,他們能夠通過這了解到那些早期的靈長類動物會是什么樣子,�,!盙onzalez補充說,。
201606121258295514.jpg (52.5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6-6-12 13:27 上傳
杜克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創(chuàng)建的這個網(wǎng)絡博物館已經(jīng)被命名為Morphosource,,并將之定義為一種基于項目的在線數(shù)據(jù)文檔服務器,讓訪問者能夠快速獲取生物化石的數(shù)字化信息,。更重要的是任何已注冊的用戶在數(shù)據(jù)作者同意的條件下能夠隨時下載這些關于生物形態(tài)的3D數(shù)據(jù)。
這個網(wǎng)絡博物館已經(jīng)收藏的項目包括那些早已滅絕動物的骨頭,、牙齒、角等等,,種類相當豐富,這些文件的數(shù)據(jù)格式包括tiff,、dicom,、stanford ply和stl。對于那些對科學有興趣的3D打印愛好者來說,,這會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3D打印內(nèi)容來源。
文章來源:3d打印智造網(wǎng)
|
上一篇:Kudo3D推出其第二代DLP-SLA 3D打印機Titan 2下一篇:以色列又出黑科技:大型紙原料3D打印機High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