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張俊康,,田小永
隨著纖維增強復合材料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已有較多學者對3D打印中的纖維復合材料結構的力學性能進行研究,,例如在建筑工業(yè)中的接頭零部件,。鑒于復合材料結構建模及制造的相關挑戰(zhàn),無論是使用實驗方法還是數(shù)值方法,,復合材料仿真測試所呈現(xiàn)的有限元(FE)模型正逐漸取代某些物理測試,,以預測和驗證結構性能。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的Al Abadi H等人采用實驗和理論方法研究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3D打印結構的性能并預測了其彈性參數(shù),。
pic925.png (155.63 KB, 下載次數(shù): 129)
下載附件
2019-7-29 08:30 上傳
圖1 打印試樣纖維排布示意圖
pic926.png (45.15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2019-7-29 08:30 上傳
圖2 測試試樣的縱向和橫向應力-應變曲線 在該研究中考慮了三種類型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即按選定排列方式設計的碳纖維、芳綸纖維及玻璃纖維與尼龍基體符合,�,;隗w積平均剛度(VAS)方法開發(fā)了一種分析模型來預測3D打印試樣的彈性性能,而數(shù)值模型使用Abaqus開發(fā),,以預測本研究中測試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3D打印試樣的失效模式和損壞,。
pic927.png (204.27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2019-7-29 08:30 上傳
pic928.png (127.03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2019-7-29 08:30 上傳
圖3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實驗與仿真失效情況 通過實驗及數(shù)值仿真研究發(fā)現(xiàn),,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中纖維的取向排列對其3D打印復合材料截面的結構性能有顯著影響。同時,,通過實驗研究及本文提出的兩種建模方法(VAS方法和有限元分析)評估了在選定的纖維含量和纖維取向排列3D打印試樣的結構性能,,發(fā)現(xiàn)模型預測結果與實驗數(shù)據(jù)非常一致。驗證了此仿真建模方法對維增強復合材料3D打印結構的性能預測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Al Abadi H, Thai H T, Paton-Cole V, et al. Elastic properties of 3D printed fibre-reinforced structures[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193): 8-18.
供稿人:張俊康,,田小永供稿單位: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