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21日,IAME中國(西安)國際3D打印博覽會暨高峰論壇在西安高新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9IAME旨在搭建增材制造(3D打�,。┛萍紕�(chuàng)新的開放合作共享交流平臺,匯聚全球頂尖的增材制造(3D打�,。╊I域成果及人才,,促進行業(yè)各環(huán)節(jié)、產業(yè)鏈的銜接融合,。南極熊作為戰(zhàn)略合作媒體,,到西安現場全程報道。
1.jpg (117.07 KB, 下載次數: 455)
下載附件
2019-10-30 15:10 上傳
在“增材制造技術與航空航天論壇”上,,航天科技第一研究院王福德做了主題是《增材制造技術在航天領域的應用與展望》的報告,。
下面南極熊根據現場速記整理的內容:
內容主要有幾部分,一是背景,,二是國外增材制造在航天領域的應用,;三是國內增材制造研究進展及航天工程應用;四是未來展望,;五是結束語,。
一、背景
在過去60年,,航天制造支撐了航天事業(yè)完成了三大里程碑,,成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堅實基礎和技術保障,新時期黨中央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新目標和新要求,,航天制造作為“高,、精,、尖”制造的代表,是中國制造的重要核心力量,,發(fā)展發(fā)揮好牽引,、輻射、帶動作用,,引領我國制造業(yè)的發(fā)展,。
這個話肯定很多人有意見,中國航天承載了載人航天,、北斗導航,、深空探測、空間站建設等國家重大工程,,型號研制任務重,、周期緊,現在我在那個廠也面臨很多制造問題,,確實存在這個問題,,需要新技術的使用和推廣。
國外Space X,,所謂的商業(yè)航天,,都在發(fā)展低成本的發(fā)射,更加需要快速低成本的技術,,3D打印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技術,,能夠適應這個形勢的發(fā)展。這個需求是形勢要求,、產品新需求和實施途徑,。
二、國外增材制造在航天領域的應用
國外包括美國,,歐盟,、歐空局,澳大利亞都搞了增材制造,,我們國家也搞,,2025里面也有一部分增材制造的東西,我后面主要講NASA,,NASA在很多年以前,,80年代末到90年代開始,研究各種各樣的3D打印技術,,主要在發(fā)動機方面,,他通過一系列項目的支撐,現在有一個發(fā)動機技術,他投入了很多錢做,,包括RS25,他做了很多增材制造,,包括選區(qū),、送粉、電弧,、電子束送絲等做了很多技術制造航天零部件,。
他當時搞了一個項目: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monstrator Engine(AMDE)Project,這個航天發(fā)動機在氧渦輪泵,、氫渦輪泵,、噴注器、閥門,、噴管,、燃燒室都采用增材制造, Demonstrator Engine,,這個Engine也試車,,很多都在不同階段都進行試車,包括波段級試車和整機試車他都在做,。
每個表里面都詳細列出來了,,包括噴注器,Injector原來252零件,,用6個零件把它打印出來,,減少大量零部件的裝配,提高了可靠性,,包括氫渦輪泵,,OTP是氧渦輪泵,以及燃燒室,,都采用了大量的3D打印技術,。這是它的同位燃燒室,他把燃燒室都裝配起來,,有的也進行了試車,。包括噴注器,Additive Combustion Chambers Assembly,,252個零件變成6個零件打印出來,,他也做了試車。一氧渦輪泵采用了很多3D打印技術,,氫輕渦輪泵也采用了3D打印技術,。不同的泵門,因為航天發(fā)動機主要有兩個渦輪泵,一個氫渦輪泵,,氧渦輪泵,,燃燒室以及噴管,再就是各種各樣的閥門組成,,還有一些管路,,這幾大部件都采用了3D打印技術,包括大噴管,,采取了激光送粉技術電弧增材制造技術,,和電子束熔增材制造技術,做了很多噴管外壁的制造,,內壁采用銅內壁,,下面網格結構,內流道結構,,外面的蒙皮,,這個外壁用激光送絲增材制造技術打印出來,避免了傳統(tǒng)采用電鑄鎳的技術和真空擴散釬焊的技術,,提高了它的可靠性,,最后他進行了整車的試車。未來它的目標通過這個AMDMA的技術,,3D打印會推廣,,包括核推進和后續(xù)商業(yè)航天,都采用大量的3D打印技術進行新的航天發(fā)動機的推廣,。
三,、國內增材制造研究進展及航天工程應用
介紹一下我們廠的,航天包括有衛(wèi)星,,箭體和發(fā)動機,,發(fā)動機主要是六院,我們211廠有液氫一氧發(fā)動機,,就是低溫發(fā)動機在我們廠,。這是完整的發(fā)動機,帶螺旋內流道發(fā)動機,,我們3D打印進行了流量測試,,包括內流道的表面質量,進行了流道測試,,已經通過了考核,,下一步有機會進行熱試車,這是我們打的排氣凸錐,,當時長五的發(fā)動機上一個排氣錐,,根據NASA,,現在新的90發(fā)動機的研制,重型運載火箭發(fā)動機的研制,,我們進行了一體化噴注器的3D打印,,噴嘴一體的3D打印,這個都在預研階段,,大零件送粉制造技術我們打了CZ-5B的捆綁支架,,CZ-5B新機只有一機,它新機加上四個助推,,這個捆綁制作非常大,它連接捆綁新機重要的承力結構,,我們最后進行了全件的全應力考核,,最后加了兩倍載荷,零件變形在許可范圍內,,今年年底或者明年這個會隨著長5B去飛行,。
這個為什么這么重要,長5B新機只有一機,,它減重,,我們把換成TC11,換成鈦合金,,我們沒有通過結構減重,,只是材料減重,減重大概40%,,它減重了200公斤,,長5B捆綁結構減重,這200公斤直接變成200公斤的載荷,,這個意義非常重大,。
包括我們打了一些中小結構的,包括某型號的尾翼接頭,,某型號的儀器支架金屬骨架,,中小結構都在一米左右的零件,中間這個零件是復合制造,,下半部分比較復雜的支架采取選區(qū),,上面簡單采用送粉的制造技術打出來。在電弧大力件結構快速反應,,在長11的火箭,,長11昨天又發(fā)了一發(fā),去年年底沒有發(fā),,是我們打了一個衛(wèi)星支架,,電弧3D打印唯一通過飛行考核驗證的一個零件,,通過了真的飛行考核,2018年12月21日通過飛行考核,,跟著長11飛行了一下,。我們打了一個非常大的鋁合金艙段,全部做了無損檢測,,它的斷裂性能可以達到鍛造性能的要求,,如果傳統(tǒng)的方式制造,一般要兩三個月,,我們這個十來天就做出來了,。上一張圖是40個小時,這個快返非�,?�,,整個衛(wèi)星支架,包括配重盤,,我們不加班,,正常情況下10來天打出來。
這個是重型捆綁,,剛才講長5B的捆綁這個是新型重型火箭捆綁,,它的新機直徑10米,捆綁5米,。我們最近打了一個最右邊是氦儲罐,,直徑1米,重型運載火箭有幾個低溫儲罐裝液氦,,TA7的材料,,現在兩段正在機加,現在給90發(fā)動機打的燃燒室的夾套,,高溫合金的,,那邊打了重型運載火箭高溫合金的球閥,在預研型號進行了應用,。
四,、未來展望
王君平先生介紹了一些專機的研制,最右邊那個圖,,現役型號運載火箭的噴管采用管塑螺旋式焊接結構,,由幾百根螺旋空管把它焊起來,現在如果有大的選區(qū)裝備,,可以把它一體打印,,旁邊是我們打的縮比件,包括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還有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國內也有中小功率,,包括大功率,光纖激光器也有,,包括整鏡,,整鏡現在大量采用德國,包括3D打印整機裝備,,選區(qū)裝備國產化率已經非常高了,,關鍵零部件包括3D大幅面的選區(qū),專機的3D打印,,右邊直徑大端直徑大概1米2,,高1米4,小端直徑大概500多,,如果有這么大的裝備,,零件非常輕,采用幾百個螺旋管術把它焊接起來,,時間周期非常長,,如果用3D打印整體打印出來,,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研制周期,。
解決標準問題,質量管控問題,,包括原材料,,包括可重復粉末利用,我們廠做了很多工作,,形成了很多標準,。3D打印無損檢測的問題,這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3D打印隨著零件復雜形狀的增加越來越不可檢,,中間的曲線縱坐標是零件復雜程度,橫坐標是零件的檢測方法,,隨著復雜程度的提高基本上不可減�,,F在無損檢測技術不光咱們用,NASA,,NDT的做了很多研究,,現在對于復雜形狀,5類形狀的復雜材料,,目前唯一的檢測方法只有(英:邁克若CT)這個方法可以檢驗,。
標準體系的建立,國內各個廠家,,包括各個行業(yè)都在制定不同的標準體系,,標準如果沒有,,設計人員無從參考,限制了這個技術的使用,,最右邊那個圖,,我們傳統(tǒng)的設計人員想要鍛造的組織,我們3D打印的組織和鍛造組織不一樣,,如何滿足傳統(tǒng),,所有的邏輯都要跟鍛件比,因為鍛件已經被傳統(tǒng)的設計人員所接受了,,3D打印有3D打印的組織特征,,包括大尺寸結構,送粉打的那個,,包括電弧打的鈦合金,,損傷熔限不差,但是靜態(tài)變形比鍛件低一些,,就是將來如何使用的問題,。
五、結束語
我借用了別人的圖,,AM is a great techeology,,if we can make it work。3D打印是非常偉大的技術,,滿足現代工業(yè)設計的制造,,關鍵是質量,還包括管控,,左邊是我們3D打印得到的組織特征,,極端情況下是多孔的,右邊都是鍛造的組織特征,,右下角是鍛造,,左邊是3D打印高溫合金,上面是鈦合金的組織結構,,我們如何從3D打印滿足設計的要求路很長,,我沒有畫路,我畫的水,,真正做3D打印的人跳到這個海洋里親身經歷努力游過去,,未來共同把3D打印推的更廣,不光在航空航天,,在民用,,包括汽車等其他的領域都可以在未來使用。
|
上一篇:中國航發(fā)楊卓勇: 金屬增材制造在航空發(fā)動機領域有強大的誘惑力下一篇:王華明院士: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3D打印技術是變革性的,,過去50年冶金技術進步緩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