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威話國際
核潛艇是現階段最具威懾的海軍力量,。被大眾稱之為“無聲殺手”,。所以噪音是衡量一艘核潛艇是否先進的一個主要指標,,一直以來,,為了降低噪音的影響,,許多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去研究。例如,,美國在早期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噪音問題,,首次在一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安裝了振動減振裝置,采用了先進的隔音材料,。
但是這也是治標不治本,,所以現階段世界各國都在致力于對噪音源進行技術攻關。而提起噪音,。無外乎潛艇的推進裝置是潛艇上的一個主要噪聲源,。潛艇用推進螺旋槳在運行時,由于葉片振動和氣泡的存在,,會產生很大的噪聲,。
這類噪音輻射到海水后,很容易被敵人的反潛聲吶捕獲,。人們想方設法降低潛艇推進推進器的工作噪聲,。方法之一是為潛水艇裝備一個大的七葉斜面螺旋槳。潛水艇是否使用了七葉大側傾推進器曾經是潛水艇是否先進的標志,。七葉大側斜推進器,,是一種噪音小的推進器。
640.jpeg (76.93 KB, 下載次數: 499)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640-1.jpeg (27.58 KB, 下載次數: 477)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但是,,七葉大側傾推進器并非一個完美的推進裝置,。通過反復試驗,科學家和工程師發(fā)現,,如果在螺旋槳外罩上隔音隔振的導流罩,,就可以進一步降低螺旋槳的工作噪音。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科學家和工程師發(fā)明了一種潛艇推進裝置,,這種裝置比螺旋槳推進器還先進,它是一個泵噴射推進器。泵噴式推進器與傳統(tǒng)的推進器相比,,其外觀上最大的特點在于其推進槳葉,,包在一個環(huán)形導流罩中。
第一個在潛水艇上使用泵噴射推進的國家是英國,。跟隨英國的腳步,,美國人還為自己的核潛艇研制了噴射推進裝置。現在,,英國的“特拉法爾加級”“靈敏級”和美國的“海狼級”“弗吉尼亞級”等先進攻擊型核潛艇,,都使用泵噴射推進。新一代美國戰(zhàn)略導彈“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也明確表示將采用泵噴射推進器,。由于受到時代和技術的限制,,到目前為止,歐美各國所有先進核潛艇所使用的“泵噴推進器”,,都是“有軸泵推進器”,。
640-2.jpeg (24.48 KB, 下載次數: 488)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對我國來說,雖然在核潛艇的建設上起步較晚,,但后勁十足,,此前在馬偉明院士領導的科研隊伍下,我國首次實現對無軸泵推技術的全面突破,。一舉領先全世界,。并做后續(xù)的升級完善。第二代船用綜合動力系統(tǒng)—中壓直流船用綜合動力系統(tǒng)已經完成研制,,這是一項領先于歐美一代的先進技術,。
我國研究開發(fā)了核潛艇推進裝置,取得了領先美國的技術成果,。而在此前,,馬偉明院士再接再厲,在無軸泵推技術下再獲突破,。那就是3D打印無軸泵推技術,。(無軸泵推技術能有效降低噪聲10%-15%)
首先,我們了解下無軸泵推技術,,事實上無軸泵推技術早在2017年央視的一期節(jié)目中就已提及,。在一次采訪中,馬院士說,,無軸泵推技術有望用于國產潛艇,。對于下一代核潛艇的型號,多數外界認為是095或096型,。次年,,央視曝光的一則新聞透露,,中國海軍已接收一批新型核潛艇。據悉,,該核潛艇將采用無軸泵推技術,,并配備新一代綜合電力系統(tǒng),預計該新型核潛艇將使中國與美俄之間的技術差距在15年內縮小,。
640-3.jpeg (36.05 KB, 下載次數: 484)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無軸泵推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一種泵推技術,,它將傳統(tǒng)的螺旋槳和機械泵推的軸系驅動方式轉變成了電動驅動方式。一般情況下,,傳統(tǒng)的核潛艇主要依靠蒸汽裝置的機械動能推動反應堆運轉,,推動槳葉開始轉動,進而向海水提供反推力,,因此潛艇便開始前進。
但在此過程中,,槳葉軸在轉動時會產生較大噪聲,。與之相比,無軸泵推技術取消了這個軸向,,核反應堆產生的電能將直接流向潛艇尾部的葉片,,全過程采用電驅動模式,水下行走時聲音會大大降低,。
與傳統(tǒng)的有軸泵推結構相比,,無軸泵推技術在三個方面具有優(yōu)勢。第一,,有軸泵推裝置在轉動過程中,,總會引起各種裝置的機械摩擦和震動,從而產生噪聲,,這種噪聲是難以避免的,,無軸泵推技術是利用電動機作為動力,取消了傳動軸這類裝置,,因此產生的噪聲較小,。
640-4.jpeg (34.54 KB, 下載次數: 480)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我國核潛艇一列裝無軸泵推葉片
加之再采用一些外部消音設備,核潛艇航行時的噪聲便再降新低,。再加上此前突破的3D打印技術對材料加工的優(yōu)化作用,。據保守估計,無軸泵推技術能有效降低噪聲10%-15%,,若以國內潛艇此前平均110分貝的噪聲計算,,在降低到90分貝后,背景噪聲已接近深海,,要用聲吶技術探測已很困難,,堪稱真正的海洋黑洞,。
二是無軸推泵的機械效率更高。常規(guī)有軸泵推結構的機械效率保持在50%左右,,有些先進的潛水艇大約維持在70%,,這也只是主軸轉動時的效率,如果熱效率更一般的話,。與之相比,,無軸泵推的起始效率約為80%,而且這個效率還有空間,,與半導體技術相比,。此外,無軸泵推技術的動力源是位于泵內的電機,,所占空間較小,,密封效果較好,不像有軸泵推裝置采用傳動軸來輸出動力,,在傳動開始和輸出動能之間需要經過許多不必要的空間,,容易造成水密問題。
640-5.jpeg (53.08 KB, 下載次數: 486)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盡管如此,,這類泵推系統(tǒng)對技術要求很高,,不僅需要電力系統(tǒng)的支持,而且對電機裝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電力的持續(xù)性,。幾年前,美國就曾提出過這種技術,,但后來卻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消息傳出,。今天,我們的馬院士和其他一些專家正在展示這項技術,,而且還有一些潛艇將在實際中使用這個系統(tǒng),,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技術已經是世界一流的了,。盡管如此,,該技術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在廣泛應用前,,仍需進行多次試驗,。
而且在此之前,好消息傳來,,馬偉明院士所研究的無軸泵推技術又有了新突破,。據介紹,在馬偉明團隊的技術支持下,,成功在武漢有一家公司成功開發(fā)出了一種新的3D打印技術,,實現了無軸泵推技術在制造中的應用,,泵推葉片等較為精密的零件都可以依靠3D打印技術來生產。以往,,這些零件大多依賴機床制造,,研制出來的成品總是有問題,而現在有了3D打印技術的幫助,,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解決,,這也說明無軸泵推技術很可能會應用于下一代核潛艇。
640-6.jpeg (23.45 KB, 下載次數: 479)
下載附件
2020-11-25 09:12 上傳
而且實際上這種技術在以前的潛水艇中也有使用,,但可能是試驗性的,,將來的下一代攻擊性核潛艇將真正裝備成熟的無軸推進技術,至于大黑魚的型號,,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此外這家武漢公司使用的“智能微縮精密鑄鍛”3D打印,利用3D打印機實現鑄造與鍛造的一體化,,避免了傳統(tǒng)機床的精度問題,,同時也縮短了工期,這樣的企業(yè)建議多使用一些,。為何這家公司在武漢,大家應該知道719有幾家大型海上救生中心吧,,很多常規(guī)潛艇也是在武漢制造的,。必須說,近些年來海上裝備確實發(fā)展得很快,,感謝馬偉明教授,,感謝那些為國產武器默默奉獻的普通科技工作者。
|
上一篇:受蜘蛛網啟發(fā),,研究人員開發(fā)出3D打印的防震材料下一篇:香港城市大學在液態(tài)金屬力學超材料領域取得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