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南極熊獲悉,Horizon Microtechnologies 推出了基于模板的3D微加工技術,,可生產(chǎn)具有微米級精度的微型導電增材制造部件,。
Horizon-3d-microfluidics-780x470.jpg (39.23 KB, 下載次數(shù): 27)
下載附件
2022-12-10 21:18 上傳
Horizon 首席執(zhí)行官 Andreas Frölich表示該工藝能夠將微型3D打印的多功能性引入電極和電接觸針等應用,包括ESD 安全零件,、3D 微流體,、MEMS 和光學封裝。這種基于模板的 3D 微加工是一種有效的制造方法,,具體來說就是通過聚合物微 AM 生產(chǎn)微結構件,,然后通過向微結構添加材料和相應的功能。由此制造的3D微結構(模板)可以用于廣闊的工業(yè)領域,。此工藝的關鍵支持技術是微增材制造,,如今存在許多商業(yè)上可行的基于聚合物的微增材制造平臺,它們可以快速,、經(jīng)濟高效地實現(xiàn)嚴格的公差,,然而這些平臺僅限于生產(chǎn)樹脂或塑料零件。Horizon Microtechnologies 通過使用專有的后構建流程彌合了微型3D打印 和具有增強功能的零件之間的差距,。
Horizon專業(yè)生產(chǎn)微型導電零件和耐環(huán)境零件,。為了引入導電性,當部件在聚合物增材制造平臺上生產(chǎn)出來,,就會立刻全部或選擇性地涂上一層導電層,。Horizon 甚至可以均勻地覆蓋最難涂覆的區(qū)域,例如狹長的通道和底面,。應用領域包括電極,、電子傳感器頭和 ESD 安全組件。微加工3D模板也可以涂上金屬氧化物,,使部件與腐蝕性化學環(huán)境兼容,,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顯著提高對高溫和機械應力的抵抗力。例如,,用于腐蝕性溶劑和某些酸的噴嘴和3D微流體,,具有增材制造的完全設計自由度。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制造陶瓷或玻璃制品,。
240_F_333405470_NpGmYwq1QWrSi2mDnaHZ37gw5jNgiBjv.jpg (77.65 KB, 下載次數(shù): 22)
下載附件
2022-12-10 21:18 上傳
△Horizon Microtechnologies 推出 3D 微加工 (micro-AM) 技術,可用于生產(chǎn)小型導電部件。
●通過使用此技術,,Horizon幾乎可以任意設計電極幾何形狀,,同時保持其可制造性。與不基于微增材制造的制造路線相比,,此種制造方法更具有靈活性,,例如可以控制有源電極區(qū)域的三維放置、電極的剛度(或缺乏剛度)以及電極的電氣特性,。此外,,可以用不同的導電材料制作電極,以滿足生物相容性或生物惰性,。
●在研究 ESD 安全部件時,,Horizon Microtechnologies 可以制造具有可控導電表面涂層的部件,并在內部通道上涂上多個彎曲部分,。這使該公司能夠為真空設備制造非常緊湊和高性能的末端執(zhí)行器,,同時具有足夠的導電性以防止ESD放電。
●在微流體領域,,增材制造方法非常適合復雜的多級微流體芯片的原型設計和小批量生產(chǎn),,包括帶有集成過濾器和外部組件接口的芯片。使用 Horizon 的印后工藝,,可以對與液體接觸的表面進行涂層,,以改善潤濕行為、控制表面能,,甚至引入導電區(qū)域,。
template-based-hero.jpg (112.95 KB, 下載次數(shù): 33)
下載附件
2022-12-10 21:18 上傳
最后,雖然3D打印 通常不被認為是一種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技術,,但電子和光學器件尺寸的減小使其成為中小批量 MEMS 和光學器件外殼生產(chǎn)的可行生產(chǎn)替代方案,。除了微型 AM 提供的高精度外,Horizon 后處理還可以增加包裝的功能,,例如通過減少紅外線中的雜散光,,或通過集成電導體。
Andreas Frölich 總結道:“對于 Horizon 的所有人來說,,目前取得的成果都是及其喜人的,,因為多年的研發(fā)技術終于實現(xiàn)了商業(yè)化。我們在 3D 微制造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對生產(chǎn)和設計技術的深入研究讓我們在這個市場中脫穎而出,。我們以獨立于供應商的方式與聚合物微型 AM 技術創(chuàng)新者合作,,并開發(fā)了內部構建后技術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是 AM 工藝鏈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能夠創(chuàng)新性的制造微型導電零部件,。我們期待與眾多行業(yè)的公司合作,,這些公司將從我們的解決方案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