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莫七熊 于 2015-7-31 15:35 編輯
隨著3D打印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應用,各大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也在馬不停蹄地進行這一領域的新技術研發(fā),。
近日,,來自德國漢諾威激光中心(LZH)表面技術小組的一群科學家有帶來了一項新的3D打印技術。這群科學家表示,,他們開發(fā)出了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迷你”選擇性激光熔融(SLM)技術,,能夠使用某些金屬材料3D打印出用于醫(yī)療領域的微型植入物或在微植入物上覆蓋這些金屬材料。
-selective-laser-melting-used-create-3d-printed-medical-implants-00002.jpg (55.07 KB, 下載次數(shù): 405)
下載附件
2015-7-31 15:18 上傳
據(jù)中國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南極熊了解,,該項目是LZH與德國Rostock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合作進行的REMEDIS項目的一個子項目,。研發(fā)人員目前已經(jīng)使用該技術成功做到了三項應用:在起搏器電極覆蓋鉑金屬,制造鎳鈦合金的3D晶格結構和制造不銹鋼血管內支架,。
研究人員表示,,上面第一種應用可以延長起搏器的壽命。鉑的生物惰性和優(yōu)異的導電特性使它成為理想的材料,,但是它的硬度很高,,使用傳統(tǒng)方法很難在微小尺度下對其加工,而這種新技術則能夠做到,。
-selective-laser-melting-used-create-3d-printed-medical-implants-00003.jpg (60.14 KB, 下載次數(shù): 409)
下載附件
2015-7-31 15:18 上傳
第二項應用中的晶格結構不僅分辨率達到了90微米,,而且擁有鈦鎳合金形狀記憶的特性。使用這種結構就可能制造出適合特定患者的支架或骨骼替代物,。
-selective-laser-melting-used-create-3d-printed-medical-implants-00001.jpg (23.86 KB, 下載次數(shù): 373)
下載附件
2015-7-31 15:18 上傳
第三項應用中的不銹鋼結構則是由封閉性單元結構組成的,,擁有與常規(guī)支架類似的機械性能。
via 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