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久久久国产91共享福利|91麻豆产精品久久久爱色99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日韩成人 中文字幕|武藤兰高清码av在线|中文字幕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许木学长糖心vlog|99久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福利电影|99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av 中文字幕,91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裸交国产写真

Ultimaker打印前臺: Cura軟件使用指南之基本設置

軟件設計算法
2013
01/03
17:04
分享
評論
在Cura中,,什么設置最重要:
Cura是一個非常好的打印軟件,用來幫你處理所有的打印工作:顯示,,調整大小,,切片,發(fā)送到打印機打印,。但是它不會幫你設計或者修改你的模型,。
在這里,我們的例子是Cura 12.08 Linux版,。
務必正確配置你的線材速率(steps-per-E),!
Cura 12.08有一個非常友好的向導界面來那個幫助你配置的線材速率。這個配置在首次運行的時候是強制執(zhí)行的,,但是強烈建議在你每次需要更換一個線材的時候都運行下一個向導,。因為這個進料速度多少取決于你材料的硬度,而不正確的配置有可能會對你的打印產生壞的影響。


保證你的線材已經完全頂出至熱端,,然后沿著碰頭剪齊,,點擊“extrude 100mm filament”,然后精確測量進料機輔助后噴頭吐出的線材的長度,,回填到界面,,點擊"Save"。每次打印前,,最好都使用全新的一段線材,,因為線材有可能在上一次被稍有改變,再次進入進料器有可能會有影響,。
送料速率:線材直徑和進料馬達之間的關系
在這個配置中,,最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快的送料,因為送料過快是這些如毛刺,,卡死,,起泡等問題的最終原因。如果“step per E”進料電機的速度已經正確的校準了之后,,千萬別去調整它了,,只調整線材的直徑。你必須確信你的進料器是以合適的速度在運行的,,而線材直徑只會以其他方式來影響估算,。
在此強調,千萬別隨意修改線材直徑用于補償進料電機的速度,,最好是再次運行下向導來校準你的進料電機,,然后微調你的直徑。(已知的,,如果你的微調大約是0.02mm,,那么你就能得到100%確信的對于全填充打印物體的影響,100%也就是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你指定的線材直徑和現實的不符合,,那么你會遇到麻煩,,最好是回頭再檢校準下“steps-per-E”
在測量線材直徑的時候,請沿著線材測量多個點,,來保證一個均值,,有些線材變化多端,實在不好判斷,。
在校準之后,,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你有可能需要再調低點線材的直徑(經驗值,,一般是如果測量的是3.0 - 3.1 mm,,最好設置成3.0 mm)有一點,,你買了一個便宜的卡尺,但是能夠保證小數點后1位是正確的,,那夠了,。軟件也簡易你不要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
然后,,測試,!打印一個100%填充的表面,然后打印3或4層,,同時確保Z軸上沒有任何問題。

每次送的太多了(這只是第一層,,不具有參考意義)

好一些了,,但是還是有點太多(進料速度太快,接頭處明顯的堆積偏大)
終于開始3D打印設置了
如果你知道有個"quick print option",,別用它,,因為它沒有任何幫助,切換到"normal mode",。
主界面:


層高:每一層有多高,,一般來說是0.2,如果你瘋了,,請選擇小于0.1,,結合后面的“皮膚”打印選項,你將會得到0.1mm的外圍,,但是再小,,比如0.05mm對于質量沒任何幫助,而且它將花費更長的時間打印,。
頂端/低端層厚:為了一致性,,一般頂端和低端會和普通層高一樣厚。調整這個值會影響打印時間,。
外圍層厚:最重要的參數之一,,確保你打印的物體的魯棒性,尤其是中空的物體,。一般來說1.2mm最小,,最好是你噴頭大小的倍數,大于2.0mm沒有任何意義,。有時候你需要不斷的調整這個值的大小來打印更好的效果,,這里建議你用gcode模式(3D查看模式的最右邊的那個按鈕)查看。

碰頭移動路徑,,可以查看你的外圍,。

填充密度:100%填充意味著你需要一個完整固體,,一般簡易是80-95%填充,實際上和100%沒有任何區(qū)別,,同時可以有空間容錯(如泡泡),,如果你剛開始,20-30%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有時候可以使用50%和一個很大的外圍(最大至3mm)為那些需要很強的魯棒性的,,如進料器。(配合六角填充模式,,在專家模式下面)最后會有很好的剛性(3mm的外圍)和很好的彈性(沒有完全填充)
線條數目:一般是4,,但是你可以更具你的經驗來調整,以更好的控制噴頭,。
打印速度:60mm/s,,或者80 - 100 mm/s用來打印花瓶。確定你的傳送帶都是綁緊了的,。同時記住,,速度越高,送料速度越快,,越容易產生毛刺,。
溫度:最重要的設置之一,除了打印木材,。一般是230 - 235攝氏度,。最好是一開始設置稍高的溫度,然后降低,,用于融化線材,,同時降低溫度后還是沒有泡泡。但是記得如果你打印小物體的時候,,使用210 - 255的溫度,,因為噴頭同樣會傳導一些熱量給物體。
支撐類型:盡量少用,,它會弄得你的熱床上全是塑料,,難以清理。當然如果你需要支撐,,首先檢查3D視角的X,Y,Z,XZ,YZ,。選擇最好的一面放在熱床上,盡量減少支撐,。當然,,有些人成功的打印了10cm的支撐,你可以試下,。
增加底座:如果你沒有熱床,,這個很實用,。它會在你的物體下面打印一層,用來確保你的東西牢牢的在板子上面,。
線材直徑: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一旦配置就不要隨意更改了。(前面已經提到)

好了,,以上就是Cura的基本配置,,學會這些滿足日常打印已經足夠了。后續(xù)馬上我們會給大家?guī)鞢ura的高級配置,,盡情期待,。

文章來自樂享3d

上一篇:Doodle3D:3D設計就像涂鴉一樣簡單
下一篇:Cura:開源的Ultimaker打印軟件
2#
 樓主| 江南
2013-9-16 14:20:31 | 只看該作者
以下的教程都為swanglei 所寫
最近Ultimaker發(fā)布了最新版的Cura,,剛使用不久,,想想好像我也沒寫過Cura的教程,而且應朋友的要求今天寫了個詳細的Cura教程,,教程里面都是基于最新版的13.03,。所以有什么說明不妥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Page1: 基礎界面
Cura基礎界面第一選項是打印質量,,這一欄可能經常需要改動,。首先是Layer height Layer height正是打印模型由計算機軟件生成每一層切面的層高,,通常需要打印很精細的模型,,通常可以選擇0.1mm,,如果對打印質量并不是太高的話,,可以選擇0.2mm或者更高,但是層高太大當然就意味著打印質量會有點差,,當時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所以主要還是要根據具體打什么模型選擇層高,。
Wallthinkness壁厚是指模型切面最外層的厚度,通常設置成噴嘴直徑的倍數,。如果需要雙層壁厚,,0.4mm的噴嘴就可以設成0.8mm。底下的選項是Enable retraction,,也就是使能回縮的選項,,當模型需要跨越空白區(qū)域,擠出機構就會將材料根據設置按照一定的速度回縮一定長度,。
Fill欄主要就是一些模型填充包括底層層厚,、填充率的設置,Bottom/Top thickness設置是根據每層層高的,,一般會設置成層高的倍數,,Bottom/Top thickness是打印最底層打印多少層之后才到填充的一個根據,如果設置厚一點的話效果固然會漂亮許多,,幾乎看不到里面的填充,,而且機構性較強,但是需要花更長的時間,。Fill Density是內部填充比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完全中空的打印效果只需要設置成0
Speed&Temperture欄下一般改動的頻率并不是很大,,主要是一些平時打印的速度和溫度設置,,可以說是一個全局的參數設置。
底下的Supportstructure設置是一些模型需要打印支撐或者模型底部的Raft(底板與模型的過度),,支撐選項是通過下拉選項的方式選擇的,,一共有三個選項,首先是不添加任何支撐,,然后是僅僅外觀添加支撐,,最后一個就是處處都添加支撐,一般設置的時候選擇僅外表添加就夠了,。
Filament欄主要是對材料的初始設置,,并不需要頻繁的改動。首先是材料的直徑和下面的Packing density,,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兩個值沒太大所謂,其實試驗下來發(fā)現挺重要的,,國內國外進口的材料可能存在這很大區(qū)別,,可能國內材料里面添加了添加劑什么的,但是Cura本身會有推薦的參數,,我用下來發(fā)現并不完全適用機器,,主要針對的就是材料的密度,,我實測下來發(fā)現國內的材料密度在1.23~1.28g/cm^3左右。
3#
 樓主| 江南
2013-9-16 14:22:49 | 只看該作者
Page2:高級界面
         Nozzlesize固然是噴嘴的直徑啦,,一般設置0.4mm就可以了,,除非是0.3mm的噴嘴。底下的Skirit裙邊設置,,在此教程不再重述裙邊的功能了,,在Slic3r的教程里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設置很簡便,,只有循環(huán)次數,、距離。底下的Retraction設置還是挺全的,,主要有Minimum travel最小使能回縮距離,、擠出機構步進電機回縮速度、材料回縮長度Distance,、在開始打印額外回縮材料的長度,。
         右上角的速度設置直接反映于打印速度,主要有主噴頭移動速度,、Z軸移動速度以及底層打印速度,,這里Travel speed和Bottom layer speed尤其會需要經常的改動。對打印質量影響挺大的,。
下面散熱參數設置主要有使能風扇最小打印時間和全局使能風扇的選項框,。下面的Quality有Initial layer thickness,,顧名思義是初始層打印厚度,,我一般會設成0.1mm,這還與平板和噴嘴的距離有關,,我們可以手工的強行改動他們之間的距離,,但是最好小心點。


Page3:其他介紹
后面的兩頁就主要是開始結束的G代碼添加,,剛入3D打印機的朋友不推薦使用G代碼,,可能會出錯,如果日后需要進階,,可以查找一下專門的教程,。
File_Preference下最主要需要設置的是Stepsper E,他關系到打印機擠出機構供給材料的多少,,它的設置與打印速度需要配合,,如果有需要的話,在高速打印的時候,,需要供給材料的速度跟上,,也就需要降低這個E值,;如果打印速度太慢,供給的材料太多同樣很多有可能造成打印的模型外表面變形,,如果發(fā)生這種類事情,,就需要增加這個E值。其實這里這個值相當重要,,對打印機影響特別大,,在設置這個參數的時候需要用戶對機器相當的了解,而且切勿讓旁人隨便亂改,,因為很有可能造成損失,。
低下的機器設置選項則是一些機器最大打印尺寸的限定,使用軟件初始這些值都是應該提前設置好,,一般就無需再改動了,。Cura另支持多噴頭打印,低下可以設置擠出機構個數,。再低下可以使能加熱板,,但這里我不建議使能,可以通過操作軟件人工加熱,,這樣更方便,,免去了打印一個模型結束又要重復加熱。窗口右邊是一些與電腦串口連接的設置以及SD卡選項,。

4#
 樓主| 江南
2013-9-16 14:24:12 | 只看該作者
Page4:高級設定
通過菜單欄里的Expert- Open expert setting里,,進入到主設置界面。首先是Extra wall thickness for bottom/top,,額外的底層和頂層壁厚,,其目的也都是增加底層與頂層質量,初始值是0,。低下的Cool選項里面則是對風扇的精確控制,,包括最小速率、在第幾層使能風扇以及風扇的最大最小的速度,。
如果使能了Raft,,低下的是Raft詳細設置,首先在模型映射區(qū)域額外的多出來的距離,,此選項類似于裙邊,。然后下面有基礎材料堆積的比率,支撐材料堆積的材料供給比率等一些設置,。
右邊的填充選項就只有圓形填充,、直線填充、蜂窩八角形填充、矩形填充,,下面的Infill overlap是填充時占據外框的比率,,因為有可能材料擠壓的程度不夠,與外框粘連結合的強度不夠,,就可以設置這個比率,,這樣模型外圍就不會有縫隙。
下面的是橋式結構打印速度設置,,一般打印這種結構需要高速打印,,并且結合風扇的散熱作用,才能盡量保持基本結構,。后面的是G代碼生成路徑循環(huán)的根據,,可以根據打印機特性設置成先打印外框再打印內部填充,原因是先打印填充,,散熱比較快而且定性很快,,再打印外框會造成擠出的材料沿填充材料的突出部分變形,那么就不能打印出來很好的表面質量,。相反,,如果先打印外框也就是說先定型外框,再填充內部就不會造成模型外表的損失,,所以這里推薦是Primeter>Loops>Infill,。再后面的就是回縮材料的條件選擇,一般按照原始值就可以了,。


Page5:模型的基本操作
新版本的Cura對模型的處理改動挺大的,,首先不得不說效果倒是挺漂亮的,挺人性化的,,但是不得不再多按幾個按鈕,。模型移動,會出現三維的三條線,,用鼠標分別點擊并且旋轉到需要的角度就可以了,。剩下的無論是鏡像還是比例放大縮小,,都變化挺大的,,但是相信使用習慣了就好了。


5#
 樓主| 江南
2013-9-16 14:26:30 | 只看該作者
最近一段時間,,新版的Cura更新了強大的生成引擎,,讓生成Gcode從此變成了瞬間。,。,。。。,。,。。

首先,,我這里針對的對象是已經玩過Cura的用戶,,一些老的設置就不用再多說了,因為實在太簡單了,,我只講一下很重要并且需要靈活運用的參數,。


這里增加了brim選項,其實實際打印的時候不怎么建議,,主要他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翹邊,,因此在模型周圍增加了多余的周邊,增加底面的粘結力,,就不怎么容易翹,。


print speed我們已經確信是實際打印機打印的噴頭移動速度,然而后面的Travel speed是在打印過程當中,,噴頭不需要擠出材料,,也就是“無用"的移動的噴頭移動速度,這個影響不大,,但是這個值恰恰也很重要,,因為它跟Retraction設置息息相關,如果Travel speed設置太大,,Retraction設置又太多,,那么接口處就會打印的很差。移動速度太慢,,很容易就想到接口處又會有很多多余的材料,,影響表面質量。


Initial layer thickness主要是在首層打印的時候,,比如說我設置了0.2mm,,那么第一層高度就是從0.2mm開始往上面計數的,逐漸增加高度,。其目的我想是實際打印的時候,,平臺的高度可能因為某種原因產生了變化,那么如果里噴嘴的距離太近,,首層很可能造成材料被堵在噴頭里面,,給擠出機構太大的壓力,嚴重的順壞掉PFA夾持件,,輕點的就造成PLA在管內彎曲變形,,或者擠出機構打滑等等一系列的影響,。。,。

這里還需要注意的是Infill speed,,這個值是我很喜歡的,其實就是模型內部結構填充的速度,�,?催^我其他教程的人應該會清楚,其實跟slic3r的是一樣的,,這個參數跟print speed完全隔離,,也就是說你可以在幾乎不影響外表質量的前提下增加實際的打印速度。這是一個很讓人興奮的事�,。,。�


cool head lift是在打印一些頂上比較尖或者小的模型的時候,,噴頭會移動到旁邊再繼續(xù)回來打,,這樣是為了散熱,因為一直打印,,尖的模型會塌下來,,影響質量,這里建議選上,。


底下的STEPS E值我們改成0,,這樣就跨過再次設置了,因為一般的機器里面固件已經寫好這個值了,,主要是為保險起見,!
6#
2014-5-30 19:13:20 | 只看該作者
http://pan.baidu.com/s/1gdzMrej 由瘋狂3d培訓機構翻譯的最新14.03已經漢化成功歡迎下載使用

評分

參與人數 1熊幣 +5 收起 理由
ufo76 + 5

查看全部評分

7#
2014-8-11 12:18:32 | 只看該作者
不錯,已學習,,不過這東西還是挺難搞的{:soso_e147:}

推動3D打印

關注南極熊

通知

聯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極熊3D打印網

致力于推動3D打印產業(yè)發(fā)展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