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激光金屬沉積”技術,,在為期兩年的項目中為國防部隊飛機制造和修理鋼和鈦零件,。
rmit-studies-laser-metal-3d-printing-for-defence-aircraft-parts-1.jpg (50.55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8-7-2 14:30 上傳
工程師在戰(zhàn)斗機上測試新的激光制造飛機零件,。圖片來源:RUAG Australia
RMIT團隊由米蘭勃蘭特教授領導,與澳大利亞RUAG和創(chuàng)新制造合作研究中心(IMCRC)合作。
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金屬粉末送入激光束,,激光束在表面上掃描,,以精確的網(wǎng)狀結構形式添加新材料。它可用于從頭開始3D打印零件,,或者使用與原始零件相比強度更高的零件修復現(xiàn)有零件,。
“這基本上是一種非常高科技的焊接工藝,我們一層一層地制造或重建金屬部件,,”Brandt解釋說,,他說這個概念已被證明,其成功開發(fā)的前景非常樂觀,。
RUAG Australia的研究和技術主管Neil Matthews說,,通過現(xiàn)場維修和生產(chǎn)零件,該技術可以徹底改變國防和其他行業(yè)的倉儲和運輸概念,。目前,,替換部件通常需要從本地或海外存儲和供應商運輸。
Matthews說:“與其等待備件從倉庫到達,,現(xiàn)在有效的解決方案將在現(xiàn)場,。” “對于國防部隊來說,,這意味著更少的維修停機時間以及飛機可用性和準備狀態(tài)的急劇增加,。”
該技術可用于為現(xiàn)有飛機(如空軍的F / A-18大黃蜂和F / A-18F / G超級大黃蜂和咆哮艦隊)以及新型第五代F-35艦隊,。
rmit-studies-laser-metal-3d-printing-for-defence-aircraft-parts-2.jpg (59.24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2018-7-2 14:33 上傳
據(jù)RMIT稱,,當?shù)卮蛴〉牟考赡軙?jié)省維護和備件采購,廢金屬管理,,倉儲和運輸成本,。
由BAE Systems委托進行的一項獨立評估估計,澳大利亞空軍每年將損壞的飛機部件更換費用為每年超過2.3億美元,。
IMCRC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經(jīng)理David Chuter認為,,這項技術的應用范圍將遠遠大于國防。
“該項目對澳大利亞工業(yè)的好處是顯著的,,雖然目前的項目側重于軍用飛機,,但它可能轉移到民用飛機,海洋,,鐵路,,采礦,石油和天然氣行業(yè),,”Chuter說,。
“事實上,,這可能適用于金屬退化或零件再制造成為問題的任何行業(yè)�,!�
編譯自:3ders
|
上一篇:粵港澳3D打印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正式揭幕下一篇:增材智造新動能,惠普攜手悅瑞三維共赴杭州增材制造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