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21-11-29 15:47 編輯
來源:迅實科技
近年來,隨著3D打印在醫(yī)療領域的普及和應用,術前模擬模型及手術導板在外科手術的輔助作用更加凸顯。3D模型,不僅能提高醫(yī)患溝通的效率,,控制手術風險,提升外科手術的精準度和成功率,,還讓各種具有潛在高難度高風險的疾病有了更大的手術治愈的可能性,。
術中難度大,高位頸椎神經鞘瘤摘除急尋新突破
近日,,紹興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團隊結合多模式融合的3D打印技術非常成功地完成了一例高難度的高位頸椎神經鞘瘤微創(chuàng)手術。該患者的腫瘤位于頸1-2椎體水平的右側椎管內,,結合影像學信息可見局部高位的頸髓受壓變形,,且腫瘤位置靠近椎動脈及周邊的重要神經血管,摘除難度非常高,。
患者腫瘤累及的高位頸髓是調控人體呼吸和心跳的生命中樞,,椎動脈是供應人體小腦和腦干的重要血管,對醫(yī)生手術的精準度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即會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最關鍵的問題是,,二維影像無法精確了解腫瘤周圍神經血管分布情況,,為了能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盡可能的保護頸髓和周圍的血管神經不受損傷,醫(yī)生將會用盡可能大的手術切口,,磨開更多的椎體以暴露腫瘤,。而過多地磨除椎體勢必將嚴重影響椎體的穩(wěn)定性。我們都知道,,頸椎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椎體,,一旦椎體骨質磨除過多導致術后穩(wěn)定性變差,患者的頸部活動勢必受到極大影響,,手術風險程度盡顯,。
Jietu20211129-154043.jpg (146.14 KB, 下載次數(shù): 183)
下載附件
2021-11-29 15:41 上傳
△患者磁共振影像
二維轉三維,3D打印模型還原病灶,,輔助術前模擬
在接到此患者后,,紹興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團隊立即對患者情況進行討論,為了盡可能詳細地了解病灶與和周圍組織結構的解剖關系,,做好術前詳盡的規(guī)劃并指導手術的開展,,團隊提出如果預先實施病灶及周圍組織模型的3D打印,,可能會給手術帶來極大的指導意義。隨后,,神經外科團隊袁紫剛主任緊急聯(lián)系了浙江迅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實科技”),。令人振奮的是,迅實科技不但能實施人體組織的3D打印,,而且聯(lián)合杭州邁多能科技有限公司,,能進一步地實施多模態(tài)融合技術,將患者的腫瘤影像信息由二維影像轉為三維模型,,并將各種數(shù)據(jù)進行多模態(tài)融合,,通過迅實科技最新的Mars Pro 600 3D打印機打印的模型,在體外真實清晰地還原了頸椎神經,、血管,、腫瘤位置及其關系,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據(jù),,也讓病人及其家屬對手術方案更有信心,。為了確保病人手術的安全,神經外科俞學斌主任組織了團隊進行3D打印模型模擬訓練,,最大程度確保手術的精確操作,,將病人的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Jietu20211129-154048.jpg (31.56 KB, 下載次數(shù): 194)
下載附件
2021-11-29 15:41 上傳
△腫瘤與動脈,、靜脈,、骨骼位置三維視圖
Jietu20211129-154052.jpg (19.67 KB, 下載次數(shù): 217)
下載附件
2021-11-29 15:41 上傳
△頸部腫瘤模型 手術當天,術中腫瘤被徹底摘除,。在術前模擬訓練的協(xié)助下,,醫(yī)生精準把握了腫瘤與周圍椎動脈,靜脈,、頸椎之間的位置關系,,有效地控制了術中出血,對椎體磨損度降到最低,,術后完全不影響患者脖頸的正�,;顒印S捎趯χ車=M織做到了最小化的干擾,,大大縮短了手術的時間,,明顯降低了患者的手術風險。
“非常感謝迅實科技的模型,,可以讓我們在術前對患者的情況有一個更形象的了解,,而不是只根據(jù)二維影像想象。術前的模擬訓練,也讓我對手術的操作和成功度更有把握,。3D打印技術臨床的應用既給了我們安全的保障,,也讓病人可以用更少的花費,更小的手術創(chuàng)傷代價收獲健康,。這是我們最喜聞樂見的事情,。”俞主任如是說,。
紹興市人民醫(yī)院頸椎神經鞘瘤高難度手術的成功,,不僅見證了3D打印技術在醫(yī)療外科手術方面的重要輔助作用,為患者帶來福音,,也為外科微創(chuàng)化手術方法提供了更開闊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