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 王洪澤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特種材料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特種材料研究所增材制造團隊題為“Interaction between high-velocity gas and liquid in gas atomization revealed by a newcoupled simulation model”的論文在材料加工領域高水平期刊Materials Design上發(fā)表,。
該研究建立了多相流與離散相耦合模型,將數(shù)值模擬技術和粉末表征實驗相結合,,解釋了氣霧化制粉工藝過程中空心粉,、衛(wèi)星粉以及異形粉的形成機理,并基于此提出了相應的氣霧化工藝及裝備優(yōu)化策略,。本期江蘇激光聯(lián)盟激光紅將推這一研究成果進行分享,。
640.jpeg (93.1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2022-2-16 14:30 上傳
研究成果解析
論文主要使用ANSYS-FLUENT流體仿真軟件中的多相流模型(VOF)和離散相顆粒模型(DPM),基于耦合的方式對氣霧化工藝進行全過程模擬,,分析了金屬熔體的剪切,、初次破碎、二次破碎,、冷卻凝固等過程(圖1),。
640.png (241.82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22-2-16 14:30 上傳
圖1.論文的圖形摘要
由于研究對象是粉末缺陷,缺陷的尺度在微米級別,,所以計算網(wǎng)格必須足夠細,。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論文采用了基于金屬相體積分數(shù)梯度的自適應網(wǎng)格方法,,在保證計算精度的同時提高了計算效率,。通過模擬,解析了金屬粉末以及缺陷的形成過程,,結合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給出了各類缺陷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空心粉可以形成于初次破碎和二次破碎階段,。
640-1.jpeg (149.57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22-2-16 14:29 上傳
圖2-0 研究的流程圖
640-2.jpeg (102.39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2022-2-16 14:29 上傳
圖2.初次破碎空心粉形成過程
初次破碎階段,,氣液交互作用使得界面處出現(xiàn)了開爾文-霍姆赫茲不穩(wěn)定效應,產(chǎn)生卷氣行為,,形成了大量的氣泡,,該氣泡部分進入到破碎的液滴中,導致空心粉產(chǎn)生(圖2),;二次破碎階段液滴的行為和韋伯系數(shù)相關,,不同韋伯系數(shù)下液滴將會產(chǎn)生不同的的破碎行為,當韋伯系數(shù)在175到375之間時,,其剪切破碎中極易產(chǎn)生空心粉,,仿真和粉末表征實驗驗證了這一現(xiàn)象(圖3)。
640-3.jpeg (65.47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2022-2-16 14:29 上傳
圖3.二次破碎空心粉形成過程
仿真結果表明,不規(guī)則形狀粉末主要產(chǎn)生在液滴冷卻與凝固階段,。這個過程中,,液滴被充分加速,氣液的速度差導致了作用于液滴的曳力,,和液滴自身的表面張力綜合作用使得液滴發(fā)生變形,,從而最終凝固形成不規(guī)則粉末(圖4)。
640-4.jpeg (52.57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2022-2-16 14:30 上傳
圖4.異形粉形成過程
在衛(wèi)星粉形成機理方面,,論文通過數(shù)值仿真和理論推導發(fā)現(xiàn):二次破碎后不同粒徑液滴的飛行速度不同,,大液滴飛行速度小于小液滴;小液滴的冷卻速度更快,。當小液滴撞上大液滴時,,并,會發(fā)生粘附,,形成衛(wèi)星粉(圖5)。
640-5.jpeg (129.8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2022-2-16 14:30 上傳
圖5.衛(wèi)星粉形成過程
基于以上分析結果,,論文最后給出了抑制缺陷的工藝措施,,包括合理使用二級霧化噴嘴,合理布置噴嘴位置,,以及控制氣體溫度等,。研究結果對于指導氣霧化制粉工藝優(yōu)化、提升增材制造粉末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論文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2075327,,52004160)、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20ZR1427500),、上海市揚帆計劃(20YF1419200),、安徽省淮北市科技重大專項(Z2020001)等經(jīng)費的資助。
|
上一篇:金屬3D打印在汽車行業(yè)中的應用,!下一篇:什么是高溫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