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大學口腔醫(yī)院官網(wǎng)
南極熊獲悉,,山東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董哲勤教授課題組以“3D Microprinting of Super-Repellent Microstructures: Recent Developmen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為題,,在國際評議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受邀發(fā)表綜述論文。該期刊創(chuàng)刊于2001年,,目前IF=19.924,,屬中科院1區(qū)期刊,主要關注材料科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以其高質量文章和高影響力而聞名,,是頂級材料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較強,。董哲勤教授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Pavel Levkin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山東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
640.jpg (60.79 K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2023-2-15 10:21 上傳
超疏液材料具有極強的抗?jié)櫇裉匦�,,并具備抗菌、自清潔等特性,,近年來在抗菌材料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也為口腔醫(yī)用抗菌材料的設計研發(f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實現(xiàn)超疏液性能的關鍵在于精巧設計的表面微結構,,而常規(guī)制備方法如光刻,、反應離子刻蝕等難以制備復雜的三維結構,限制了其性能/功能的進一步提升,。3D打印技術具有極高的設計靈活性和自由度,,可實現(xiàn)任意復雜三維微結構的快速成型,為超疏液表面的制備應用開辟了新的方向,。
董哲勤教授課題組結合當前相關研究熱點,,重點介紹了3D打印技術如何實現(xiàn)各種精妙復雜三維微結構的設計制備,不僅顯著提升了材料的抗液體浸潤性能(包括液體粘附力,、突破壓力,、沖擊穩(wěn)定性等),更賦予其多功能性(例如響應性,、可逆黏附,、定向液體流動等)。最后,,文章展望了3D打印制備的超疏液結構材料在生物醫(yī)用領域的應用前景和關鍵挑戰(zhàn),。
董哲勤,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入選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第一層次)。2019-2022年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于2023年1月加入山東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成立3D打印增材制造課題組,。課題組專注于口腔醫(yī)用3D打印材料與技術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口腔修復體3D打印,頜面部組織再生修復,,高性能陶瓷3D打印,,仿生結構設計與制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