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EngineeringForLife
在過去的十年中,,增材制造在芯片實驗室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一項特別有前景的3D制造技術是“直接激光寫入(DLW)”,,它利用雙光子(或多光子)聚合現(xiàn)象,在小至100 nm的長度范圍內(nèi)實現(xiàn)高幾何通用性,、打印速度和精度,。
640.jpg (39.11 KB, 下載次數(shù): 267)
下載附件
2024-4-23 09:23 上傳
盡管研究人員已經(jīng)證明了將DLW用于微流體應用的潛力,從芯片上的器官和藥物輸送到微/納米顆粒處理和軟微機器人,,但此類場景對DLW提出了獨特的挑戰(zhàn),。近期,來自馬里蘭大學機械工程系的Ryan D. Sochol團隊重點介紹并討論了研究人員為規(guī)避這種權衡并為支持DLW的微流體組件和系統(tǒng)實現(xiàn)宏觀到微觀接口而開發(fā)的四種最突出的策略,。
640-1.jpg (99.3 KB, 下載次數(shù): 267)
下載附件
2024-4-23 09:23 上傳
本文要點:
(1)作者首先介紹了DLW技術的優(yōu)勢,,高精度和靈活性,可實現(xiàn)微米級分辨率和復雜結構的制造,;通過兩光子聚合(2PP)現(xiàn)象實現(xiàn)高度幾何多樣性,;可實現(xiàn)微流體器件的快速原型制造和定制設計。
(2)DLW技術在微流體應用中的挑戰(zhàn):微流體系統(tǒng)的復雜性和多功能性要求高精度和穩(wěn)定性,;需要克服材料選擇,、工藝優(yōu)化和設備性能等方面的技術難題;針對微流體封裝和集成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改進DLW工藝,。
(3)DLW技術的未來應該拓展DLW技術在生物醫(yī)學、化學分析和光子學領域的應用,;結合微流體學和光子學的交叉研究,,推動微流體器件的創(chuàng)新設計;最后應該不斷優(yōu)化DLW工藝,,提高制造效率和器件性能,。
文章來源:https://doi.org/10.1039/D3LC00743J
|
上一篇:FAST/SPS火花等離子燒結技術對增材制造意味著什么,?下一篇:投影式光固化3D打印高仿生支架負載工程化納米囊泡促進大段骨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