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d59d58dfb218e73f4102.jpg (183.58 KB, 下載次數(shù): 37)
下載附件
2016-7-7 05:35 上傳
南極熊剛剛獲悉,,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骨科運動醫(yī)學中心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的個體化全距骨假體植入手術。打印的假體可連接下肢和足部重要樞紐,,具有生物學功能,,最終幫助患者恢復了行走能力。
b0d59d58dfb218e73f4c03.jpg (127.86 KB, 下載次數(shù): 35)
下載附件
2016-7-7 05:35 上傳
距骨3D重建圖
方先生今年27歲,,是一名電氣工程師,。兩年前跌傷后造成距骨骨折,醫(yī)治多年無效,。方先生的距骨已經塌陷壞死,,其他醫(yī)院給他的建議是做脛-距-跟植骨融合手術,但做完這種手術,,年輕的方先生就無法再自如行走了,。
該中心主任唐康來告訴方先生,目前有正在研發(fā)中的一項技術可以讓他重新得到正常行走的能力——植入一個具有生物功能的距骨關節(jié),。聽完醫(yī)生對技術的介紹,,方先生決定試一試。
手術需要用到3D打印技術,,因此提前經過了72小時的準備,,7月4日上午8點,,手術開始,,90分鐘后順利結束,。唐康來介紹,患者在6周到三個月后應該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b0d59d58dfb218e73f6604.jpg (170.43 KB, 下載次數(shù): 35)
下載附件
2016-7-7 05:35 上傳
患者腳部CT片
到底是什么技術讓本已無望自如行走的方先生重新能走能跳,?唐康來表示,關鍵技術在于“骨泥”,。手術中,,醫(yī)生會截取一步分方先生自身依然健康完好的骨頭,攪打成細碎的骨顆粒,,加入BMP,、和促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等材料做成“骨泥”。而事先用鈦合金與特殊材料制成的距骨上則留有很多微孔,,把骨泥灌入微孔中后在進行縫合,,等到骨泥生長完畢,患者也就恢復了行走的能力,,輕微緩速的跑動也不成問題,,只要不進行籃球足球等劇烈運動就沒有大問題。
此外,,此次3D打印的距骨還在承重方面還有所側重,,在承重面的密度比非承重的密度要大,因此也對采取了不同部位采取了不同的打印方法,,比如承重輕的面采取霧化打印法等,。
據介紹,這項世界前沿技術得到了多家科研機構支持,。由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牽頭,,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中國科學院物質結構研究所等十個單位協(xié)作攻關才得以運用,。預計在經歷完四年半的科研到臨床過程后,,該項技術就可以真正來患者身邊。
延伸閱讀:《南極熊盤點:已將3D打印用于臨床手術的國內醫(yī)院》
來源:華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