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113002669918.jpg (59.04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7-11-13 10:53 上傳
“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藝術(shù)效果圖圖片來源:NASA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9日報道稱,,該機構(gòu)的人類深空探測首次重要飛行測試,,即探索任務-1(EM-1),,將為“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SLS)和“獵戶座”的第一次載人飛行奠定基礎,。日前,,NASA完成了對其發(fā)射時間表的全面審查,,提供了SLS火箭和“獵戶座”太空船綜合發(fā)射的最新進展。
此前NASA評估了在EM-1中搭載宇航員涉及的花費,、風險和技術(shù)問題,,但最終還是決定按原計劃進行。隨后的這次審查,,主要針對當下SLS這一世界最強大火箭的核心階段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具體包括歐洲分包商制造并供應的“獵戶座”太空船服務模塊,以及被龍卷風損害的組裝設施的恢復等,。
NASA局長羅伯特·萊特福特表示:“鑒于幾個關鍵的風險尚未消除,,評估認為第一次發(fā)射時間最好定在2020年6月。盡管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制定緩解風險的方案和策略,,就力求爭取2019年12月的發(fā)射窗口期�,!�
為了解決審查中確定的風險,,NASA為SLS核心階段制定了新的生產(chǎn)時間表。比如,,考慮到如果歐洲空間局(ESA)的分包商未按時交付服務模塊,,優(yōu)化過的時間表給出了一定的靈活性。
截至目前,,SLS已經(jīng)完成了所有主要結(jié)構(gòu)焊接,,并正在組裝成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發(fā)射臺;即將啟動的“綠色跑步”引擎測試,,將同時發(fā)動并檢驗核心裝載的四臺RS-25發(fā)動機性能,;“獵戶座”飛船上的100多個部件也正在使用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術(shù)制造,力爭讓美國成為這一領域的世界領導者,;地面系統(tǒng),、航空電子和電氣系統(tǒng)等都在按部就班地準備中,。
NASA人類探測和行動任務局副局長威廉·格斯特邁爾表示:“EM-1將成為人類深空探測史上的偉大成就�,!�
延伸閱讀:《再說一次,!即將飛往月球的SpaceX龍飛船用到了3D打印技術(shù)》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