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患者疾病情況個體差異大,,關節(jié)周圍,、脊柱、骨盆等部位手術難度大,,腫瘤切除后骨缺損的重建一直是外科醫(yī)生面臨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重建假體的局限性日益凸顯。目前,,骨腫瘤專業(yè)診療行為模式向精準化,、個性化及數字化的方向發(fā)展,而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骨腫瘤科李振峰教授團隊正在這條道路上加速前進,。
2023年8月,,濰坊市于大媽因右側上臂腫脹疼痛一年多來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就診,經過病史問診,、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檢查,,診斷為右肱骨軟骨肉瘤。由于腫瘤范圍超過了肱骨全長的3/4,,腫瘤突破了皮質骨形成巨大的軟組織腫塊,,傳統(tǒng)手術方式是截肢術。
121300szvffdh3rfrr64rf.jpg (349.42 KB, 下載次數: 237)
下載附件
2023-10-13 11:18 上傳
△圖片來源網絡
而李振峰主任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新希望。李振峰同患者和家屬詳細溝通病情,,介紹了目前3D打印定制超長肱骨節(jié)段半肩關節(jié)假體的優(yōu)勢,同時結合人工韌帶重建軟組織封套止點技術,,確定了最終保肢手術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精細的術中操作,成功完成了手術,。于大媽術后4天出院,,術后肩肘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
在長期,、大量骨腫瘤患者切除重建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李振峰教授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改變了骨腫瘤切除重建的傳統(tǒng)概念,設計內部結構,、表面形態(tài),、力學特性、初始固定和后期融合界面等方面,,打印出與骨缺損形態(tài)匹配并具有相應的力學強度的假體,,重建腫瘤切除后的骨缺損。
據李振峰介紹,,通過有限元分析輔助建模來測試假體結構并進行優(yōu)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覆蓋軟組織的刺激、應力集中和應力屏蔽,,表面改性幫助軟組織長入,,從而還原正常的解剖生理結構。為了達到即時和長期穩(wěn)定的目標,,生產具有復雜形狀和內部多孔結構的植入物,,其內部結構可控制在微米級別,多孔結構可以促進假體與剩余骨接觸面的骨整合,,促進早期骨長入,,使假體擁有良好的機械生物學性能�,!�3D打印定制重建假體的準確性,、穩(wěn)定性、安全性特點使腫瘤精確切除和個性化重建成為現(xiàn)實,�,!崩钫穹逭f。
據了解,,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李振峰教授團隊設計開發(fā)了一系列的自主知識產權個性化骨盆,、骶骨、髖關節(jié)、橈骨,、脛骨,、肋骨、股骨,、肩胛骨等3D打印假體,,部分假體專利已經獲得轉化,發(fā)表SCI論文10多篇,,眾多的骨腫瘤患者得以應用并獲益,。該團隊長期從事3D打印方面的研究,經過多年深耕,,在3D打印生物型假體設計能力,、假體生物力學評估和基礎研究水平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填補了山東省3D打印假體應用空白,,部分專利設計被推廣應用于國內多家大型綜合性醫(yī)院,。
|